见证了6月钱荒肆虐及其对金融市场带来的创伤,很多投资者已将货币市场流动性状况看作影响未来市场运行的一项重要变量。市场人士指出,逆回购重启稳定预期与时点性因素干扰减退,有助于进入8月后流动性修复性改善,但鉴于一些制约资金供需的短中期因素犹存,不应过于期待资金价格的下行空间。
确定的是方向
7月31日,银行间市场,7天回购加权利率定格在4.99%,与前一交易日基本持平。7月中下旬复燃的资金价格上涨,终因央行动用公开逆回购交易而步入尾声。待跨过月末关口,市场资金面或有望迎来适度修复。
其一,7月中下旬货币市场流动性再度收紧,与税收清缴和国企分红导致的财政存款上升等季节性因素有关,进入8月份后,类似影响将减退。从过去两年的数据来看,8月份新增财政存款不超过1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由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凸显,决策层对于稳增长的关注提升,并提出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的要求。以往,全年财政资金的投放集中在年末11、12月,有分析指出,为响应高层的决策要求,不排除今年财政资金提前投放,未来数月财政存款增量大概率会低于过去两年。
其二,央行重启逆回购,稳定流动性预期,有望挤压资金价格中的虚高成分。季节性因素的确是7月流动性再收紧的原因,但不是全部。中金公司认为,更为主要的原因是机构对未来央行政策预期不明确,对流动性的预期偏悲观,从而主动提高超储率水平或降低资金融出,使得银行间资金供需矛盾更为激化。
可以看到,自6月份以来,金融机构超储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几乎同步上行,而正常情况下,超储率上行对应着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改善,这意味着,机构悲观预期和预期自我实现,使得资金价格存在一定的虚高成分。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给予银行更为明确的信号和预期,大型银行增加资金融出,小型银行减少中长期资金融入,资金供需矛盾也会有所缓和。央行此次重启逆回购的主要意图,正是安抚市场情绪、适度改变市场的预期。
其三,8月公开市场有一定的到期流动性,考虑到资金价格尚高和外汇资金流向变化,预计央行暂时不会结束净投放的操作。
多位银行资金交易员认为,进入8月份后,随着时点性因素扰动减少,若央行能再开展数次逆回购操作,进一步打消市场顾虑,则资金价格很可能会出现修复性回调,下行时点可能出现在月初准备金缴款日过后。
不确定的是空间
尽管如此,不少市场人士仍表示,未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还有不确定性,且一些制约资金供需的短中期因素犹存,暂时不宜过于期待8月份资金价格的回落空间。理由在于:
一方面,逆回购并非央行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从周二操作来看,央行对于逆回购交易的期限、规模和价格均有所控制:期限偏短,规模较小,价格较高,主要目的是缓和市场紧张情绪,象征性作用大于实质。多数机构表示,未来央行货币政策立场不会改变,大规模放水的情况较难出现。就短期而言,央行是否继续开展逆回购操作,或者逆回购招标利率是否可能下调,对市场预期和资金利率定位有重要影响,目前市场仍在等待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明朗。
另一方面,一些制约资金供需的短中期因素犹存。首先,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导致外生流动性供给持续减少。6月份新增外汇占款转负,外汇资金初现流出迹象。随着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时机逐步成熟,外汇占款很可能保持低增长或负增长。其次,清理影子银行、规范市场交易、纠正资产期限错配提高机构对中长期限资金的需求。最后,存款准备金率边际累积效应对流动性的影响趋于上升。
总的来看,8月份资金价格大概率会有所回调,但除非央行连续开展逆回购操作并下调逆回购利率,否则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很难出现太大下行。未来,资金价格定位主要取决于央行货币政策,在中性偏紧政策基调下,资金价格下行必然受限;但若为保增长、应对外汇资金流出,央行政策微调,则有望打开资金价格下行空间。□本报记者 张勤峰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