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汇市  > 正文

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 汇率今年破6概率大

2014-02-10 14:45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进入2014年以来,很多新兴经济体国家遭遇货币贬值、股市下跌的重挫。有人担心,人民币是否也会步其后尘进入贬值通道。对此,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稳定,贸易和国际收支保有大量顺差,外汇储备充足,因此不会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一样,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和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相反,因经常账户的顺差能弥补资本账户的逆差,未来人民币仍面临升值压力,只是升幅收窄,有升有跌双向波动将成为新常态。

  资金外逃新兴市场

  去年底,美联储正式启动量化宽松政策(QE)退出计划,大批国际资金开始撤离新兴市场,这些严重依赖资本流入发展经济的国家,其货币大跌,并影响到欧美股市也大跌。

  在1月下旬间,土耳其里拉汇率跌至创纪录低位;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单日跌幅创12年来新高;俄罗斯卢布、南非兰特汇率也下跌。1月24日,欧美股市均大幅下跌,标普500指数下跌2%,道琼斯工业指数跌1.96%,尤其与新兴市场关系近的公司的股价遭受重挫。

  仿佛开闸的洪水,资金从新兴经济体外逃的趋势愈演愈烈。据监测资金流向的机构EPFR(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2月7日公布的数据,年初至今,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流出规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EPFR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部分发达市场成了资金的新宠。全球发达市场股基总净吸金额已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而去年同期该金额仅为20亿美元。

  对投资者来说,逃离新兴市场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联储退出QE政策继续推进,二是新兴市场经济增长不稳定,其货币是最脆弱的一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发出警告,随着量化宽松的退出,投资组合的转移和资本外流还是会在一些新兴经济体发生,加上国内制度缺陷,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都会更加剧烈。

  人民币没有贬值理由

  在新兴市场货币一片“贬”声中,人民币却傲然挺立。彭博汇编的资料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最主要的24个新兴市场货币中,仅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其余全线贬值。

  人民币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情况不同。专家分析,中国贸易和国际收支依然保有大量顺差,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则是赤字,人民币汇率没有贬值的理由。同时,中国经济也较为独立。商业咨询巨头FTI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中国和俄罗斯等经济较为独立的国家所受冲击不大。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国家。资本在中国能挣到钱,所以流出的压力不大,即使有流出,但中国经常账户的顺差能弥补资本账户的逆差,未来人民币仍将面临升值的压力。”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孙华妤对本报记者说。

  事实上,“美国从谈QE退出和正式宣布QE退出,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都没有造成根本的影响。”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指出。

  各方面因素都显示,中国有足够能力承受QE退出产生的资金流出的冲击,人民币不会大幅贬值,将保持一定稳定。管涛称:“改革红利会逐步地释放,而且中国经济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经济基本面、财政金融状况和外汇账户或者经常项目的收支情况都是比较稳健的,何况还有比较充裕的外汇储备。”

  汇率今年破6概率大

  今年人民币汇率发展趋势如何?市场普遍认为,升值势头不变,但升幅收窄,升值步伐较去年放缓,双向波动特征将更加明显。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预计,2014年全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大概在1%-2%之间。此外,随着汇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区间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管涛指出,2014年贸易和投资仍然会保持比较大的顺差,如果跨境资本流动是双向波动的,那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来有升有跌的波动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果超预期提前或力度加大,就会导致汇率波动,某些时段人民币可能贬值。”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鄂永健分析,但在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仍是对国际资本有较大吸引力的经济体。因此,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继续小幅升值,且波动有所加大。预计2014 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将是大概率事件。

[责任编辑: 林天泉]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