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弱势货币成王道 韩国“入席”全球货币战

2013-02-05 08:5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韩国沉不住气了。在外国投资者日股票抛售量触及16个月高点后,韩国发出威胁称,将对金融交易征税。显然,韩国政府这种无奈之举,预示着韩国将成为货币战的又一个参战者。

  日本的无底线宽松,让韩国很受伤。数据显示,半年来,韩元对日元从最低的15韩元升值至11.8韩元,累计升值21%以上。这对韩国出口已造成重大打击。韩国现代研究院日前警告称,韩元汇率每升值1%,韩国出口将减少0.92%。

  “在经济危机的大周期里,弱势货币才是王道,因此打货币战是不得已的选择。”昨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也要紧跟着潮流走,千万不要唱反调。”

  亚洲货币竞相贬值

  韩国股市暴跌,韩元下跌至3个月低点,成为上周亚洲金融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大事件,也着实震痛了韩国政府的神经。韩国企划财政部官员崔钟球表示,最近一波的量化宽松政策造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情况,受影响国家必须换个方式来回应。他称,政府将告诫国企尽量避免在海外借款,然后进一步收紧对银行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规则,以缓和汇市波动性。

  “韩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处于不断升值状态,在上周出现下跌,表明韩元累计升值的幅度已然切实打击到韩国企业的出口能力,从而导致外资大量出逃。”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2013年韩元对日元的涨势仍在继续。“韩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是典型的外向型小国经济。而韩国的制造业和出口商品与日本有着高度的重合性,因此韩元对日元的升值自然会导致韩国出口竞争力的下滑,从而导致资本外流。”华民认为,“韩国惟一能采取的应对措施就是打货币战,政府干预进而使得韩元贬值。”

  崔钟球表示,韩国反对采取对金融交易直接课税的政策,例如欧洲正在讨论的托宾税,但如果对韩元的投机炒作变本加厉,将会考虑采取类似的举措。“针对短期资金的快进快出,可以采取征收金融交易税的措施来防止汇率的剧烈波动,但是这并非促使本币贬值的好方式,反而会伤害投资者和韩国的信用。”在华民看来,“韩国当前面临的困境并不是缺钱导致的,因此不能通过增加流动性来打货币战。韩国官方可以采取行政手段强制韩元贬值,例如在一段时间内设定固定汇率。”

  人民币没有理由再升值

  “要明白现在正是金融危机的大周期,只有维持本国货币的弱势才能保护经济。”华民表示。然而,在日元一路下滑,且韩国也将采取措施抑制本币升值的情势下,中国的人民币则一直延续着稳步升值的步伐。

  上月底,印度央行宣布分别下调现金存款准备金率和回购利率25个基点至4%和7.75%,成为2013年首个降息的亚洲新兴经济体。而印度降息的最大缘由则是,自去年9月以来,卢比兑美元已经升值2.7%,;此外,印度股指同期涨幅高达12%。

  显然,印度央行希望通过降息来降低国际资本对印度卢比以及资产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

  “不得不说,日本的无底线量化宽松政策对亚洲经济体的负面作用正在逐步显现,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经济体身处两难的境地凸显。”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央行去年以来一直频繁使用逆回购来调节市场流动性,其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两难:一方面,在国内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央行进一步降息将导致通胀高企;另一方面,在全球货币政策齐宽松下,央行更不可能加息来进一步吸引热钱。”

  该分析人士进而指出:“尽管人民币升值速度已经有所放缓,但是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之势还是对热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2012年虽然一度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但是最终依旧以升值收尾。对于2013年,各界更是普遍预计,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2%左右。

  对此,华民认为,人民币已经没有升值的理由,“过去人民币升值是因为中国出口高速增长从而产生大量贸易顺差,而现在中国的出口明显下降,进出口已经达到均衡状况,人民币升值只会进一步伤害中国的出口。”华民强调:“在金融危机的大周期里,各国首先要做的就是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中国在货币政策上必须跟着世界的主流来走,而不要唱反调。”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责任编辑: 王伟]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