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国际清算银行日前表示,各国央行已经对促进经济复苏做出了足够多的贡献,现在是时候停止向市场注入资金并着手退出货币宽松政策了。
国际清算银行在23日公布的年度报告中称,各国央行已经尽力抵消长达六年的全球信贷危机带来的最坏影响,但央行廉价而充裕的资金只是赢得了时间,更多的债券购买行为将阻碍全球经济恢复健康。
报告呼吁,各成员应将注意力重新放在通胀方面,并敦促各国政府采取更多措施率先恢复实质性增长。
非常规货币政策效力到头
总部位于巴塞尔的国际清算银行将全球主要货币当局纳为其成员,通常被称为“央行的央行”。该行是成功预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少数几个组织之一。
近年来,伴随着信贷危机的冲击,各国央行尝试了一系列保持资金流动性的策略,最初是降低利率,之后加入量化宽松,购买资产、向银行系统注入大量资金。多国央行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大量买进公债,并帮助救援和修补问题重重的金融系统。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全球经济已经“渡过此次危机的最严重阶段”,现在的目标应是“让仍然乏力的经济恢复强劲而可持续的增长”。
该行称,这些非常规货币政策有限的效力已经到头,震慑性政策的益处已经在减退,而在金融市场上导致的扭曲却在持续。尽管央行已给了贷款者和银行更多时间修补财务状况,但货币政策的推波助澜让政客拖延了财政和整体经济监管方面所急需的调整。现在到了进行结构改革的时候了。
在国际清算银行发布这份报告之前,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在上周表示,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放慢其每月85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并将在2014年年中结束该计划。这一表态引发了市场动荡,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周五触及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本周该数据还将继续面临挑战,因为美国财政部准备再发售990亿美元国债。
据路透社报道,国际清算银行表示,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3个百分点,美联储以外债券持有者的损失将超过一万亿美元,约占美国G D P的8%,这凸显美国政府实施财政纪律的紧迫性。
不过,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国际清算银行同时表示,转变政策方向将面临“巨大挑战”,各国央行需在过早转变政策的风险和延迟转变政策的风险这两者之间权衡利弊,找到折中的方法。
《金融时报》称,主要的危险是今年夏季市场波动性将不会减弱。缓慢且有控制地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真正考验,将是投资者的反应以及未来几周他们将如何利用手中的资金。
新兴市场备受考验
因市场担忧美联储准备结束Q E,近期不少新兴市场国家遭遇资金外流、股市暴跌、本币贬值,从股市到债市再到外汇市场造成一波又一波的冲击。随着伯南克上周宣布退出Q E的时间表,资本更是加速撤离新兴市场。数据显示,上周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流出资金34亿美元;全球新兴市场债券指数收益率上周四跳涨至6%以上,为2012年1月来最高。
野村证券新兴市场策略师托尼·沃尔本表示,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入总和已经规模空前,且近期的大多数资本流入增长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在资金出现逆转之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利空因素。一旦资本流出或者资本流入停止,将会对这些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另据高盛预测,随着美国货币政策逐渐实现正常化,美国的名义和实际收益汇率在今后的几年中将会持续提升,美国利率的上行或许并不像货币当局所希望的“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这将给新兴市场带来更大的冲击。有机构甚至警告,新兴市场可能成为新一波金融危机的发源地。
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对国际资本流入十分依赖。有分析师表示,如果新兴市场抛售加深,即便是最健康的新兴经济体,其增长也可能受到影响。
国际金融协会全球宏观经济分析副主管费利克斯·许夫纳指出,受冲击较大的将是那些高度依靠外部融资的新兴经济体。面对资金加速流出的现象,新兴经济体仍需要采取更灵活的举措来加以应对。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