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中石油收购巴油秘鲁资产 26亿美元大幅溢价布局拉美

2013-11-14 08:54 来源:国际金融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11月13日晚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秘鲁油气资产的议案》。

  公告称,根据上述《议案》,11月13日,收购方与转让方签订收购协议,收购方向转让方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份,即1.45001亿股,收购价格约为26亿美元。公告强调,该收购价是“根据目标公司的评估价值加上目标公司净营运资本数额为基础确定的”。

  收购落地

  这则公告让之前中石油收购的传闻落地。此前在10月29日,彭博社就曾报道,中国石油将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下称“巴油”)在秘鲁的石油开采业务。当时,彭博社的说法是,该交易标的包括巴油在秘鲁的油田、开采权、炼油厂及相关资产,且“该收购计划预计最快将于11月正式公布”。

  昨日,中国石油公告进一步披露,目标公司在秘鲁拥有三个油气区块资产,包括两个区块100%权益及第三个区块46.16%的权益,第三区块的剩下权益由西班牙Repsol公司持有,共计53.84%。

  中国石油还披露,按目标公司持有权益计算,“三块资产可采储量可观,目前产量约为80万吨油当量/年”。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石油国内外产量总计2.78亿吨当量,即每天能产油气76.16万吨当量。

  中国石油之所以能购买该资产,主要是因为巴油市场策略的调整。早在今年6月,路透社就曾报道,巴油正“寻求剥离海外资产专注于国内市场”,其中,就包括巴油想急迫出售的秘鲁资产。此前,巴油定下了大规模的国内开发策略,尤其是,10月23日,巴油、道达尔、壳牌及中海油和中石油5家公司,联合中标了巴西据称可开采量高达120亿桶的深海油田利布拉油田。据巴西国家石油管理局预测,该油田未来数十年间的持续投入将高达千亿美元以上。这意味着,作为利布拉油田最大股东(40%)的巴油不得不寻找庞大的现金流。

  事实上,为了筹集资金,其还以15亿美元的价格将巴油在非洲的部分资产卖给了巴西投行Grupo BTG Pactual。秘鲁资产则不出意外地成为了又一个出售标的。

  布局拉美

  不过,中国石油昨日强调,虽然签署了协议,但仍要取得中国和秘鲁监管部门的批准,同时,Repsol要放弃其对第三油气区块的优先受让权或目标公司将其持有的该等权益转让予Repsol。另两个前提是: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业务及前景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且转让方从秘鲁税务部门获得有关其对目标公司的投资的税务证明。

  中国石油解释,目标公司是巴西石油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主要在秘鲁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及生产活动,主要股东为巴油附属的荷兰公司(持股0.21%)及西班牙公司(持股99.79%)。

  根据2012年经审计财务报表,目标公司总资产约为14.2 亿美元,净资产约6.6亿美元,2012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约6亿美元,净利润约1.02亿美元。按26亿美元的收购价计算,中国石油本次仍属于大幅溢价收购。

  对此,公告解释, 秘鲁是拉美地区投资环境比较稳定的国家之一,三个目标资产属较好石油资产,预期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公告同时称,该项目的成功获取将有利于扩大本集团拉美地区油气合作规模和促进本集团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应抓住中巴良好的政治氛围,加大在巴西乃至南美的能源布局。同时,相对于非洲和中东的资源,该区域的资产不必受太多地缘政治风险的干扰。

  在上游资源的布局,也将增厚中石油的业绩,并让股价持续受益。中国石油在10月29日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称,其上游勘探与生产业务“取得重要进展”,油气产量实现稳定增长。

  “换算成油气当量产量,共计10.394亿桶,比上年同期增长4.3%,其中,海外油气当量产量1.014亿桶,比上年同期增长2.0%。”中石油第三季度财报称。

  事实上,除了南美的资产,中国石油今年3月中旬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意大利埃尼集团旗下莫桑比克油气区块的交易,成为该公司最大规模的一笔海外收购。另据外媒今年7月的报道,中石油集团公司还有望收购美国康菲国际石油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卡沙甘(Kashagan)油田的权益,预计的交易价格是50亿美元左右。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