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开外来移民的“潘多拉盒子”之前,日本将通过促进女性就业来补充日渐缩水的劳动力市场。
作为安倍经济学“三支箭”中的重要一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以来,就希望藉由一系列改革措施鼓励女性重返职场,并增加女性担任领导职位的比重。然而,两年多来收效甚微。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职场基本上仍由男性主导。要想扭转这种局面,绝非一日之功。
扩大劳动力规模
近年来,日本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结构面临巨大改变,劳动力缩减成为该国政府最棘手的问题。研究显示,目前日本人口总数约1.27亿人,但劳动力人口却较1997年巅峰时的6810万人减少约250万人,且预料未来45年内,总人口数将再缩减逾4000万人。
但由于日本“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以及女性在结婚生育后辞去工作等原因,一般来说,日本女性工作人口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而由于整个日本社会都预期女性在结婚或生育之后就会离职,一些企业也不会让女性担当重要的职位。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月,在日本超过3600家上市公司中,超过80%没有女性董事。不仅如此,尽管女性的职场待遇近年已有所改善,但收入仍明显不及男性,一旦怀孕就很容易被迫退出劳动大军。大多日本企业要求员工有固定且漫长的上班时间,亦使得需要照顾幼儿的母亲十分为难,重返职场的机会降低。
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女性教育程度最高,投入劳动市场比率却最低,但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如何在鼓励生育的同时推动更多女性就业,成为政府一大课题。女性回归劳动力大军是扩大该国劳动力规模的手段之一,进而扩大经济产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如果可以解决性别鸿沟,日本经济增速可以增加0.25个百分点。这对过去20年经济增长率不到1%的日本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幅度。
分析指出,更多日本女性参加工作实际上给日本经济带来双重利好。首先,扩大了劳动力规模,鉴于日本女性的高教育水平,这同样增加了产能。其次,虽然日本男女所受教育平等,但就业并非平等,因此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增加了劳动力的平均技能水平。
但美国资讯网站Quartz则称,日本女性进入职场实际上是给经济带来双重打击。彼得森研究所国际经济学总裁Adam Posen表示:“女性就业扩大了劳动力规模,同时也因为高学历而增加劳动生产力。”但他认为,日本女性进入职场不是因为就业机会增加,而是教育,因此女性会拉高日本劳动力的平均工作技能门坎,且也有可能会降低生育率。
职场妈妈增多
在日本劳动力人口减少的状况下,推动女性进入职场的好处显然更为突出。
为了改善经济,安倍晋三祭出三大措施:大胆的货币政策、大胆的政府支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向经济注入活力。安倍晋三把“提升女性地位”列为“安倍经济学”改革重点之一,安倍曾称日本女性为“这个资源缺乏的岛国最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因此,他除了要以积极的货币政策、增加政府支出,以及劳动市场改革来唤起经济生命力之外,还希望通过平衡生育与工作,借这些“超级妈妈”之力提振日本经济。
安倍晋三不断重申要让日本成为“女性活跃”的社会。跟历届内阁相比,安倍对此课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他在组阁时就大量采用女性政治家担任大臣,政府部门重点提拔女性担任要职。
第二次上任首相后,安倍释出女性就业政策利多,并承诺2018年前,在需求最急迫的东京新设立40万个托婴中心,让妈妈们安心返回职场。目前,日本的职场妈妈很难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一般来说,日本员工要争取晋升,平均一天工作时间为10至15个小时,加上通勤与下班后的应酬,几乎很难有时间料理家务,所以日本大部分家务都是由女性在打理。
此外,安倍还声称2020年前,要一口气将企业女性主管比例提高到三成,宣布配合的日本企业,更能增加得到政府标案的机会。
分析认为,安倍对日本女性的重视凸显了其对职场文化作出的重要转变,其中最重要的包括放松长时间工作文化,这可尽量减低因为职场女性增多而令生育率继续大幅下滑的风险。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报道,总体来说,安倍在消弭性别不平等和提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努力有所成果。2013年后,日本女性劳动参与率开始增加。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日本女性失业率从2012年安倍执政时的4.3%降到2014年的3.4%。
漫长的道路
面对外界对安倍“三支箭”脱靶的质疑,安倍晋三在最近一次的美国之行中辩解称,因为自己在大学是射箭部的一员,“我的箭一定会射中”。但单就增加女性就业这一项,安倍就面临了巨大的桎梏。
日本职场重男轻女文化根深蒂固,安倍想实现他的计划仍有漫漫长路要走。
比如,安倍设定的2020年前,企业和政府内30%“管理岗位”由女性担任,虽然有个别企业积极响应,但商界整体反应冷淡。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2013年度雇佣均等基本调查显示,管理职位(科长以上职务)中,女性所占比例仅为6.6%。此外,安倍大力推动女性走入政坛,但日本媒体近期一项调查披露,日本女议员无论公私,都无法获得满足感。
伦敦调研机构凯投宏观日本经济学家索利安的报告指出,日本女性劳动参与率虽然上扬,但与其他七大工业国(G7)成员相比仍远远落后。若日本高学历妇女的就业比例与其他G7国家不相上下,其GDP增长率应可增长多达6个百分点。
索利安援引OECD数据指出,2011年日本高学历女性的就业比例低于70%,其他G7成员国这方面的占比超过80%。
索利安表示,自安倍重掌政权后,日本女性就业比例确实迅速回升,但除非未来几年能加快升速,即便女性劳动参与率提高也不足以进一步提升GDP。他预测,日本去年GDP增长率仅0.3%,今年则只有0.1%。
日本女性劳动参与率不尽如人意,问题可能出在已婚高学历妇女对于重返职场兴趣不高。受过高等教育的精英女性,大多嫁给财力丰厚的丈夫,家庭经济富裕加上日本企业多为男性把持之下,回归职场的意愿低落。
东京日精基础研究所经济学家Naoko Kuga指出,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主妇,没什么外出就业的诱因,他们大多和高学历高收入者结婚,不太需要为了家计工作。
而且,尽管高学历女性结婚生子后,继续工作的机率高于学历较低的已婚妇女,可是一旦她们辞职不干,不大可能重回职场。
Naoko Kuga提到,日本政府须深入了解这群高学历妇女不愿重返职场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日本企业文化始终是“男性天下”。
美国国会调查局在此前也曾经发表报告,认为安倍要成功推动女性经济学面临不少难题。报告认为,女性应该留在家中处理家务的思想在日本根深蒂固;以男性为主的职场文化,阻碍女性步入社会。报告指出,长时间工作及日本欠灵活的工作制度,令女性难以兼顾工作和照顾家庭。
日经中文网的一篇评论指出,凡事物极必反,刻意人为地强调提高女性的地位反而会弄巧成拙,安倍首相已经在此问题上栽了跟头。政府该做的是提供一个女性能够充分发挥能力的社会环境。未来日本妇女能否顶“三分天”顺其自然为好。
此前,日本生命保险公司关于“提升女性活跃度”问题在网上开展了一次民意调查。对调查中提出的“你认为提升女性的活跃度对日本经济发展重要吗”这一问题,在40-59岁的男性受访者中,持肯定回答的人数下降趋势十分明显,比2014年下降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公司内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大多是男性,“女性活跃”会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这种观念使他们产生危机感。
其他替代方式
在“女性经济学”引擎无法短期奏效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正在寻求更多方式弥补劳动力短缺问题。
日本政府正在实施一项“技术实习训练计划”,藉由引进外籍劳工作为实习生的方式取代海外移民,以满足劳动力需求。日本政府指出,首先将开放老人照护、便利商店及工程开发等产业聘用实习生,以解决燃眉之急。而来自日本司法部的数据则显示,目前实习生计划行使之初,已聘用约16.7万名外籍劳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随着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劳动力缺口增加,在社会倾向不输入外籍劳工的情况下,愈来愈多的日本企业正在研发各式机器人,作为替代方案。
《外交事务》杂志分析指出,尽管日本国内对于结构性改革,让劳动市场重启动力,与增加企业竞争力等方式争论不断,但企业并不需等待政府行动,即可先进行改革。譬如重新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挑战阶级制度,通过科学与工程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掌握重新塑造自己的机会。
譬如制造业,可以通过大数据驱动的自动化、3D打印、模块平台重整生产线,创造更大的独特性产品组合。企业研发部门必须更开放与协作。零售业可以开发更创新的数字混合型商店,使用大数据分析改善价格、营销与营收预测。
此外,该杂志还提出,日本雇主已经感受到招不到人的窘境,未来这一现象会愈来愈明显,除非日本可以增加老年劳动力的人数。报道指出,要鼓励老年人留在职场对日本的经济增长与稳定性来说也相当重要,确保职场上有价值的经验与技术不会短缺。但雇用老年人必须有条件,包括企业能接受弹性工时、兼职、在家工作政策,年长的职员同时可以成为辅导与培育的角色。
报道还指出,公共政策也必须提供正确的诱因促进职场变革。2013年日本开始提高退休年龄,从55岁到60岁。雇主同时需要提供持续性的雇用选择给快到年限退休的员工,但是他们常常转去做低薪或低技术的工作,因此必须重新训练新的技能。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