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 正文

美国页岩油产业能否挺过“最糟糕的一年”

2015-06-19 10: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15年美国能源大会16日在华盛顿落下帷幕,与会专家认为去年年中开始的国际油价大跌对美国页岩油产业影响严重,导致2015年可能成为美国油气产业表现“最糟糕的一年”,但美国页岩油产业依然拥有很强的韧性,挺过本轮油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

  美国能源信息局油气产业经济学家格兰特·纽尔利在本届能源大会上告诉记者:“受页岩油产量减少影响,未来几个月,美国原油总产量将出现下降,5月或6月将成为美国原油产量下滑的转折点。2015年也将成为近年来美国油气产业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2008年以来,得益于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美国原油总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美国原油产量增长超过80%,突破每天900万桶,成为全球最大原油生产国。

  但去年年中开始的国际油价大跌打乱了美国页岩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步伐。油价持续快速下跌导致页岩油开采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对未来的市场预期不断恶化,企业新增资本支出由正转负。纽尔利在本届能源大会上发布的报告称,去年二季度以来,新增资本支出一直在快速下降,到去年年底已经停滞,今年第一季度,美国页岩油产业资本支出同比下挫20%以上,而2014年第一季度的资本支出同比增长超过60%。

  同时,用于开采页岩油的钻机数量持续减少,根据全球第三大油田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的数据,今年6月12日,美国共有钻机859台,较去年同期的1854台下降超过50%。

  与常规油气资源开采不同,一口页岩油井约90%的产能会在油井开采的头两年释放,因而要保持页岩油产量持续增长,需要不断新增投入开钻新井。而随着新增投资减少,转机数量缩减,持续增长多年的美国页岩油产量在今年4月份停止了增长的脚步。根据纽尔利的报告,5月份美国页岩油日均产量较4月份已下降约50万桶,6月份的降幅预计将扩大至75万桶,7月份则达到100万桶。

  如今,页岩油产量已占到美国全国原油产量近50%,页岩油产业的颓势导致美国油气产业整体状况恶化。去年11月份以来,美国油气产业持续裁员。牛津经济研究所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库珀在本届能源大会上说,根据该机构的研究,到今年年底,美国油气产业将减少20%的就业岗位。

  不过,与会专家认为美国页岩油产业的韧性很强,能够挺过此轮国际油价下跌危机。纽尔利说,低油价加速美国页岩油产业采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根据他的研究,虽然美国钻机数量过去一年快速下降,但效益更高的水平钻机比例不断提高,去年10年份,水平钻机比例为70%,今年5月份这一比例升至78%。而且,页岩油井的产能在不断提升,2013年一口水平井的第一个月日均产量约为550桶,2014年已经升至近800桶,增长约45%。与去年10月份相比,今年5月份美国页岩油企的开采成本下降了约11%。

  同时,美国页岩油企业采取了一些减产保价的措施。2014年年中以来,美国未完工的页岩油井持续增加,今年3月份,美国未完工的页岩油井数量达到880个,较去年8月份高了约46%。纽尔利说,页岩油企业通过此举将页岩油储存于地下,一旦国际油价上行,页岩油的产量可以快速释放。

  纽尔利还指出,美国页岩油企业目前的融资环境依然优越,调查的38家主要页岩油企业均没有融资难的问题,而且美联储的超低利率政策使得融资成本很低。

  此外,国际油价下跌利好世界主要经济体,从而有利于稳定全球原油需求预期。牛津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全球最大两个原油进口国美国和中国都将从此轮油价下跌中受益,2015年到2017年,此轮油价下跌将分别为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贡献1.2个和0.9个百分点,库珀告诉记者,国际油价已经较年初有所反弹,中期来看,油价将维持目前的水平。纽尔利预计,随着页岩油开采成本不断被压低,美国页岩油产量有望于2016年年中以后恢复增长,但速度不会很快。

  但是,美国页岩油产业面临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纽尔利说,需求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和美联储可能将于年底加息,都可能打击全球原油需求,供给方面,如果制裁解除,伊朗重回国际原油市场,全球原油供给可能显著增加,这两股力量叠加,可能导致国际油价跌至每桶40至45美元区间,而这个价位对于美国目前大部门页岩油企而言都难以承受。(记者 郑启航 高攀)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