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英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缺口巨大。英国国家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近20年来的基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0.6%至1.2%间,与2.5%的理想状态相距甚远,由此积累了大量的“基建赤字”。持续多年的投入欠账,使英国在基建质量方面的国际排名下滑,跌出了全球基建“第一梯队”。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质量”方面目前排名退居第27位,与1997年相比倒退8个名次,排名不仅落后于欧洲近邻法国、西班牙,甚至落后于亚洲的阿曼、巴林和马来西亚等新兴经济体。
英国智库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使英国的人均建筑资产财富比其他同类国家大约低30%。这对企业界来说“是个严重的问题”。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品诚梅森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洞察报告称,英国“面临交通和能源的风险”,未来10年英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地区将出现电力供不应求。当前英国政府对天然气和电力市场的调控已暴露了电力短缺的困境。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和英国工业联合会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调查发现,多数企业认为未来5年内英国的交通状况将出现恶化。英国有识之士指出,对现代化和高效基础设施的投资是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支柱。没有高质量的公路、铁路和机场,没有充足的能源支持,英国的生产率将下降,难以与其他经济体展开有效竞争。
这一现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英国政府早有了解。事实上,英国历届政府在施政报告中都强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重要性。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的《国家基础建设规划》强调,基建质量事关“英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该规划称,英基建缺口按2013年不变价格计算已达3830亿英镑。但苦于囊中羞涩,英政府预算有限,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基建投入。如何筹资搞基建成为英政府的一大难题。在此情形下,业内人士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认为中国企业有资金、有技术、有兴趣参与英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期待着中国投资成为英国基础设施的“变革者”。
的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投资合作的推进,中国的对外投资将大幅增长,而英国无疑将从中分得一杯羹。一项针对146个经济体及其基建行业对中国投资吸引力的全球性评估报告显示,英国市场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排名全球第三。“未来10年,中国有8%的对外投资将流向英国。”品诚梅森合伙人陈希佳表示,“目前,全球大型建筑工程公司有八成来自中国,他们越来越看重来自发达市场的投资机会。英国以其透明的商业环境、渴求资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市场,以及与中国紧密的政治纽带,受到中国投资者的欢迎”。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刁春和指出,“经过几十年不断地发展,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国际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领域重要的力量。中国企业在机场、铁路、水处理、海上风力发电、核电站和其他项目方面已取得关键进展。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领域,中英企业可以相互补充。加强双边交流与合作将为中英两国带来共同利益,并取得深远的潜在利益”。
目前,中英两国已在基建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果的合作。一些10亿美元级的超大型合作项目频频见诸媒体。比如,最近中国地产商ABP在东伦敦皇家艾尔伯特码头项目投资了10亿英镑,北京建工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方参与了总造价达8亿英镑的曼彻斯特机场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寿投资9.5亿美元入股英国歌鸟地产,中石化投资15亿美元收购塔利斯曼能源集团49%的股份。此外,中国企业还正准备进军英国的高铁建设和核电项目。另一方面,中国公司对英国基建的投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正逐步由通过中投公司等主权财富基金开展间接投资,向共同出资方和联合投资方转变。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对英国基建领域的投资,契合双方的客观需求,是互利共赢的合作,将为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注入新鲜血液。
[责任编辑: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