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广播公司(BBC)二台播出有关秦始皇陵的纪录片《地球上最大的陵墓:古中国的秘密》(The Greatest Tomb On Earth: Secrets Of Ancient China)。在该片播出前夕,BBC网站等英国媒体集中报道了片中提到的一个颠覆性观点,即中国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有可能是在古希腊人的帮助下建造的。
“希腊雕塑家在现场训练秦国工匠”
为何有如此论断呢?纪录片提出的论据是,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或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因为,在位于中国新疆的秦代遗址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公元前3世纪欧洲人特有的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DNA),这些基因样本表明,在秦始皇时期及秦朝前,就有欧洲人在中国定居。
此外,中国古代早期的人物雕像尺寸大约只有20厘米高,并没有制造真人大小雕像的传统,而秦始皇时期的人物雕像在形体尺寸上“骤增”。
至于兵马俑为何在制作风格和技艺上发生巨大改变,BBC纪录片中引用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李秀珍的话报道:“我们现在认为,兵马俑、杂技俑和青铜雕塑从古希腊雕塑和艺术上汲取了灵感。”维也纳大学亚洲艺术教授卢卡斯·尼克尔也认为,考古人员近年来在兵马俑坑挖掘出的“百戏俑”印证了这一观点。他相信,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至前323年)之后的一个世纪中,希腊雕塑流传到中亚,继而传入中国,影响了中国秦朝的雕塑创作风格。他甚至想象,“可能还有一名希腊雕塑家在现场训练中国当地的工匠”。
中国专家观点遭“嫁接”
事实果真如报道般吗?记者联系了李秀珍所在单位相关领导和部分处室同事,了解到这是境外媒体的“有意误读”;记者还对长期参与秦兵马俑考古研究的袁仲一、王学理、段清波、张卫星等知名考古专家进行了采访,大致清楚了“非一日之功”的“言必称希腊”来源说。
事实上,作为BBC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合作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其脚本都经过考古专家的审核。对于纪录片中以西方视角呈现的外国工匠(或称雕塑师)指导中国工匠工作、秦始皇要求李斯按照12尊西方雕塑来制作、犹如真人一般大小的兵马俑“军队”统治世界地下等情境复原,博物院的专家们均持保留态度。
对于自己在纪录片中的观点,李秀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观点被断章取义。在新闻报道中“他们把我的观点放在前面,然后卢卡斯接着补充,明明是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在文章中看起来却像一个团队一样。”
“BBC夸大了我提出的兵马俑受到其他文化的启发,但没有提到我的主要观点,兵马俑的产生根植于中国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土壤。”李秀珍表示,她虽然在采访中承认兵马俑或受西方文化启发,但她在接受BBC采访时谈及的主要观点“当地的土壤、当地的工匠、中国传统的丧葬文化,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马俑,此篇稿件均没有提及”。
而所谓的古希腊雕塑家到秦朝培训中国工匠只存在于想象中,“没有一点证据”。李秀珍曾研究过秦俑背后刻着的工匠的名字,没有一个希腊文,全都是秦本土的工匠。“我希望卢卡斯能有确凿的考古证据来支持他的观点。”
那么又为何引发“兵马俑‘抄袭’了希腊文明”呢?专家普遍认为外国媒体或许“有意误读”,存在某些“吸引眼球”的商业目的。也有专家判断,纪录片是文化产品,其间的文化意识或许潜意识仍是西方文化至上,“有意误读”以适应西方人视角。
萦绕不已的“西来说”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凋敝持续沉疴不已,现代科学文化话语趁势长驱直入。学者如仰韶文化的发现者(或命名者)安特生首倡中国文化西来说,西方话语遂借着“西风化雨”般文化强势,长期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颇受打击,到秦兵马俑出土后仍有“西来说”萦绕不已。
知名考古学家袁仲一说,李秀珍是自己的学生辈,其学术观点相信不会如部分媒体报道的那样西化。
在秦兵马俑出土之前,人们对中国先秦时代的人体造型见得比较少,战国时代的一些墓内也出土过陶质、木质或金属质的俑,但都形体小,数量少,造型较粗疏。当真人一般的兵马俑出土后,人们不由提出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精美的大型陶塑群呢?它的艺术渊源何在?
国内外有部分学者认为,既然中国文化传统中难以发现直接来源,自然就要考虑外来文化的起源问题。在纪录片中,卢卡斯·尼克尔就认为,在此前的中国历史上都是小型雕塑,秦兵马俑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无法用中国历史来解释,就只能从国外来考虑来源。随后,以希腊化时代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的雕塑为例,对于逼真脸部的关注,证明兵马俑应当受到希腊艺术的直接影响。
经过多年的考古与研究,包括李秀珍在内的部分考古专家不再囿于直接的来源论。有专家认为,兵马俑的造像艺术或许受到此前或当时的外来因素影响,但来自哪儿,尤其是这种影响到底是怎样的发生学,以及如何作用到兵马俑上,仍存在不同主张。
艺术史上没有毫无根源的突变,于是人们对某种艺术渊源提出了种种不同主张。归纳起来,不外有外来说、土生土长说两种意见,秦兵马俑也不例外。
除了技艺之外,制作兵马俑的工匠们的人骨的鉴定,渐渐成为学术关注重点之一。
然而,在中国考古学家于80多具人骨中提取了一例个体具有欧洲人特征之外,其他提取DNA的努力迄今仍没见成效。即使纪录片中英国专家对于一个颅骨的研究,虽不是典型的中国人,鼻梁、眉脊不像东亚人,但复原后整体外观仍是东亚人无疑。
考古专家认为,DNA技术近年发展很快,已成功由10万年前提前到40万年前的古人类核DNA提取,但是古代国家意识很弱的情况下人群或部族的迁移很平常,欧亚大陆北部的草原通道可谓畅通,文化技艺的东西交流十分正常。譬如青铜起源于西亚,青铜时代却辉煌于古代中国。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队队长张天柱说,个人学术观点属于百家争鸣范畴,拿来主义是文化自信的表现。目前,博物院仍在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出土人骨DNA相关研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发现。(本报记者发自西安、北京)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