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国际资讯

加拿大养老基金总裁:看好中国市场潜力 期待“一带一路”投资机会

2017年02月21日 10:41:42  来源:21世纪经济
字号:    

  加拿大养老金改革是该国在公共政策领域进行的最成功的改革。如今,加拿大正准备把自己的改革经验介绍给中国。

  “中加两国在养老金体系中面临诸多相似问题。眼下,中国正不断深化养老金体制改革。我们希望加拿大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能为中国提供一些借鉴。”2月20日,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勤(Mark Machin)说。

  当天,CPPIB在北京发布《拯救未来:加拿大养老金“1997改革”纪实》一书中文版。该书讲述了加拿大应对人口危机的历程及其对加拿大养老金体制的影响。马勤在发布仪式前对媒体做出上述表述。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因资金短缺而前景未卜。有专家曾预测,CPP基金将在2015年资金枯竭。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养老系统,加拿大联邦财政部长与各省财政部长一道实施了一揽子改革方案,包括创立CPPIB。

  “CPP改革的成功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如今,CPP基金总额为3000亿加元,预计在接下来的75年中将保持可持续发展。”马勤说。CPP基金不仅是加拿大最大的单一用途养老基金,也是当今世界排名前十的养老基金。

  截至2016年12月31日,CPP基金的10年期年化净实际收益率为4.8%。CPP缴费入账超过年度发放福利的状况将持续到2021年。作为CPP基金的管理者,CPPIB通过全球8个办事处在超过45个国家进行投资。

  与加拿大当年的情况类似,马勤认为,中国目前也亟须进行养老体制改革。“按照中国社科院测算,到2050年,中国的养金老缺口将达800万亿元人民币,是2013年GDP的14倍。”马勤指出,这主要由预期寿命增长、适龄劳动人口减少等因素造成。

  “目前,不论是在加拿大还是中国,就业人口与退休人口的比率正不断下降。”马勤称,在加拿大,这个比率现在已经不到4.5,到2046年将下降到2到3;而在中国,现在的比率是7.5,比加拿大要好得多,但到2046年也将下降到2到3。

  针对养老金未来的巨大缺口,马勤认为,政府可以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是降低待遇水平,如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第二是增加缴费比例,但中国的社保缴费率已经比较高了,要进一步增加会比较困难;第三是提高养老金收益,这正是中国政策制定者目前努力的方向。

  据马勤介绍,加拿大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大幅提高缴费率,在几年内逐步过渡到高水平;降低待遇,收紧了一些过于慷慨的待遇;成立了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CPPIB,来提高养老金收益。

  “我在中投公司工作期间与CPPIB有过合作,这是一家受业界尊敬的投资机构。CPPIB不负政府和人民的期望,成立近20年,以略低于1%的管理成本,年化净回报率达到6%,超过业界基准。”财政部前部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在上述中译本的序言中说。

  对于CPPIB的成功经验,中国已经表示出浓厚兴趣。2016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加拿大期间,CPPIB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订了谅解备忘录。根据谅解备忘录,CPPIB将协助中国政策制定者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马勤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自2000年成立以来,它的管理一直是很好的,这些年一直比较审慎和保守。目前的两位管理者——楼继伟和王忠民——非常让人放心。”

  CPPIB是中国内地市场上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参与了房地产、股票、私募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以及直接投资,投资总额达117亿加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这些投资相当于CPP基金总资产的3.9%。

  去年,马勤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到2030年,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将达8000亿加元(约合41608亿人民币),其中20%的资金将投入到中国市场。

  目前,CPPIB是十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配额持有者之一,获得的总配额高达12亿美元。此外,该机构还投资5亿美元认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普通股,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前二十大股东之一,斥资26亿加元在中国成立合资物流公司等。

  《21世纪》:CPP基金净资产在去年第四季度略微出现下滑。你曾经说,这主要是因为北美固定收益市场大幅萎缩。你是否会因此调整在北美的投资类别,或是考虑将投资重点转移到其他地区?

  马勤:我们是一个长期投资者,不会因为某一个季度的业绩而做出调整。对我们来说,在投资组合建构方面,多元化是最重要的。我们不希望在某一类资产、某一个市场、某一种策略方面风险敞口过大。总体来说,我们对我们的资产配置还是满意的。

  《21世纪》:你去年说到要大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哪些资产类型、哪些行业将是你重点考虑的?

  马勤:是的,我们正准备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增加在中国的投资。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中国市场不断开放,我们认为可以在中国寻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目前,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是120亿美元,预计未来十年会显著增加。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会带来更多机会。

  至于具体投资领域,从我们的策略来讲,我们一直在投资离岸和在岸股票市场、私募基金、房地产的。我们会继续这样的投资策略。

  《21世纪》:去年,CPPIB和国家发改委签署了一个MOU,旨在为中国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为止,你们向中方提供了哪些政策建议?

  马勤:我们正在和发改委紧密合作,准备制定一个从现在到2019年的合作框架,将包含政策研究、在加拿大开展培训以及在中国举办研讨会等。

  《21世纪》:中国正在推动养老金入市投资。你认为应该如何在提高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马勤:一般来说,股票市场可以提供更高的收益,但风险也相应更高。重要的是,基金要了解自己的负债,并据此评估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

  《21世纪》:在基础设施领域,现在不仅有中国推动的跨地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拿大和美国也准备加大对国内的基建投资。作为投资公司,你如何看待各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你会愿意参与这些项目吗?如何控制风险?

  马勤:作为养老基金,我们喜欢基础设施这个投资类别,我们有一个团队专门投资基础设施。我们共有270亿加元的基建投资,包括道路、电力、通讯、水利等。

  对有意投资基础设施的国际投资者来说,比如我们,一项巨大的挑战是要找到那些真正有吸引力的东道国——能够持续提供投资机会,并保证适合投资者的投资架构。

  现在,加拿大正在建设一个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美国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中国已经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并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我们这样的投资者来说,关键是这些计划能不能创造可观的、架构良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更愿意投资已经在运营的项目。作为财务投资者,我们更善于判断已经在运营的项目的财务风险,在定价方面才更有竞争力。对于新建的项目,对于工程、完工、许可证、政治风险等因素不太熟悉。可能当地政府和建筑公司更清楚这些风险。因此,我们的投资更多是棕地投资而不是绿地投资。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