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东京厨房”之称的筑地市场对于日本民众来说不仅仅是海鲜市场,更是承载了东京几代人记忆的地方。近来,围绕筑地市场搬迁问题,媒体持续跟进报道,东京都新老知事激烈交锋,地下水污染问题和土地交易丑闻一个个被曝出,不断刺激日本民众的神经。
丑闻频发,市场无法按照原计划搬迁
因交通便利,建成于1935年的筑地市场被称为“东京厨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东京人口膨胀,市场交易量猛增,市场附近交通堵塞、场内木造建筑频繁起火、食品卫生等问题为市民所诟病。上世纪90年代,市场整顿、翻新工程受挫。2001年,经过筑地市场相关团体的艰难抉择,最终决定搬迁至丰洲市场。原定2016年11月7日的搬迁时间是东京都政府与筑地市场方面协商共同决定的。
2016年8月31日,东京都新知事小池百合子宣布推迟筑地市场的搬迁计划。小池列举了3个原因:存在安全隐患、巨额搬迁费用不透明、信息公开不充分。搬迁计划推迟,影响到环状2号线的修建工程,该线路计划于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及残奥会赛期前开通,承担新桥、晴海奥运村至有明赛场区间的运输任务。
搬迁延迟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筑地市场的商家。该市场协会会长伊藤裕康称,为了迎接丰洲新市场开业,商家投入了总额超过200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6日元)的经费,用于购置大型冷藏设备,进行管道配线等工程,未承想在市场临近搬迁前夕出现变故,新市场不得不空置。
小池表示,筑地市场最终能否搬迁至丰洲市场,将在2017年夏季做出综合判断。
民众担忧,土壤与水质存在严重问题
从决定搬迁开始,大众最担心的是市场新址的土壤与水质问题。市场新址是东京燃气公司工厂旧址,2008年从土壤中检测出苯及其他有害物质,浓度超出标准值4.3万倍。当时专家建议,更换丰洲市场用地地下2米以内的土壤、并填土2.5米。
上任后的小池对即将搬迁的新旧市场进行考察,发现2009年2月拟定的4316亿日元的总工程费上涨了36%、膨胀至5884亿日元。宣布延期后,小池再次发现丰洲主要建筑物的地基并未进行土壤填埋,但东京都官网上却写着地基土壤已更换并增填2.5米。经调查,东京都政府并未采纳填土方案,而是擅自作主采用了地下空洞方案,在丰洲项目中也是按照地下空洞的图纸进行施工。
在此后的丰洲地下水质调查中,相关部门接连发现苯、水银等有害物质超标。据共同社报道,在今年1月公布的第九次调查中,丰洲地下水201处水样调查点有72处检测出有害物质。东京都政府针对29处数值较高的地点实施再调查,并于3月19日公布最新结果称有害物质苯严重超标,最大数值相当于标准值100倍。根据调查,29处水样调查中19处苯超标,18处氰超标,5处砷超标。
小池3月24日召开记者会时称,为了筑地市场搬迁至丰洲市场的安全性,将成立以副知事中西充为责任人的“市场问题战略本部”,该组织的结论将成为筑地市场是否搬迁的根据。
共同社称,东京都议会有议员提交了要求停止筑地市场搬迁的申请,理由是地下水无法保证食品安全。
对于丰洲环境安全性的质疑正在筑地市场的商家蔓延开来。舆论分析称,即便东京都政府最终宣布丰洲是安全的,但搬迁风波可能会给消费者留下负面印象、影响该市场的销售。
真相难觅,东京都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为了找出事情的真相,东京都议会百条委员会3月20日传唤前知事石原慎太郎。但石原在问询过程中多以“不记得了”“自己不是专业人士”等说辞推脱责任,并重申与东京燃气公司的土地交易谈判全权委托前副知事滨涡武生。石原的陈述并没有令事件更明朗化,在场的媒体与民众表现出失落与不满,不少旁听者认为,在事件的关键节点上,石原都以不知道、不记得进行敷衍,明显是推脱责任。
在筑地市场从事海鲜批发的山崎称,从地下水污染问题到土地交易内幕,丑闻一个个被曝出,丰洲市场的印象一定会受到影响,近期搬迁应该无法实现了。追究过去的责任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将目光放在市场的未来。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专家会议表示,虽然地下水有害物质超标,但有沥青等物质遮挡,地表是安全的。不过,小池百合子认为,“这不是个让人放心的数字,结果很沉重”。在筑地市场搬迁问题上,东京都政府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针对专家结论,石原批评小池称,科研人士已经表示丰洲市场是安全的,为什么不实施搬迁计划,应追究小池不作为的责任。小池则认为石原把搬迁工作完全交给别人、自我推脱的态度极其不负责任。
虽然专家认为地表安全,但并无法对此做出担保,希望最终由政府做出行政上的判断。虽然小池多次表达将做出“综合判断”的意愿,但筑地市场无论搬与不搬,似乎都难平息民愤。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