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阿里长虹合作分歧是家庭互联网方向之争

2013-08-02 09:2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面对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发起的“智能TV生态联盟”,消费电子巨头长虹直截了当给予了否认:让长虹电视使用阿里的操作系统,成为阿里生态联盟的设备制造商,不可能。

  过去多年来的经验表明,阿里巴巴集团早已不甘心成为各个智能终端中的一个互联网应用软件,在抢夺用户入口的基础上,计划着去抢夺终端设备入口。这一次,阿里选择要从长虹手中抢夺终端入口,并让其成为这一生态链中的硬件制造商。

  这一事件的冲突,超出市场想象,也反应出今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两大阵营“客厅争夺战”从幕后走向台前。表面上看是阿里所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与长虹所代表的消费电子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市场话语权和定义权的争夺。实际上反映出两大阵营在进入客厅之后,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后未来发展方向和理念的差异。

  回望互联网产业过去10多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鼠标+键盘”为主导的PC互联网,到“触屏手机”为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每个阶段都拥有一个核心的平台,以及一个最便捷的交互方式。随着“客厅争夺战”开启互联网企业与消费电子企业围绕电视这一大屏,展开新一轮的互联网“控制权”争夺时却突然发现:鼠标、触摸的交互方式无法适应电视这个大屏,同时电视与电脑、手机的产品属性差异过大。

  目前,最合适大屏的交互方式还在探索之中,最能激活智能电视用户需求的杀手级应用或功能还没有出现。更重要的是,面对电脑所覆盖的办公等环境,手机所覆盖的公交地铁侯车等社会化环境,电视却覆盖的是一个家庭的轻松休闲环境,其所扮演的角度和承担的职责也面临着新的定位。

  继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新一轮的互联网战略大幕已经拉开,但方向到底应该是沿续阿里巴巴、乐视网等此前的扩张模式和商业体系,继续走“单一终端上的互联网”道路,还是要回归家庭和电视产品,开创“以人为中心协同异制终端”的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互联网新战略?

  答案并不复杂。当年苹果依靠一款智能手机颠覆手机产业、开创移动互联网新未来的经验肯定不会在智能电视领域重现。相反,以当前长虹等消费电子企业拥抱互联网的程度、投入和持续创新能力来看,基于他们对于家庭和用户的深入了解,特别已经掌握的用户入口资源优势,以及打造的“云端融合”生态链体系,完全可以成为新时代的主导者。

  日前,在长虹否定加盟阿里智能TV生态联盟之后,一条隐藏在长虹智能战略体系中的“家庭互联网”也随之浮出水面。

  在长虹技术中心基础研究所所长展华益看来,“家庭互联网区别于移动互联网,PC互联网,根本就在于一是异终端协同而不是单一终端,以家庭为中心,而不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建立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厨电等多终端的协同,二是以人为中心连接,改变连接形态,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最终实现长虹所倡导的‘越来越简单如交互,越来越自在,越来越舒适’理念”。

  最终,借助“云端”融合,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处理,处在长虹家庭互联网战略中的智能电视还通过自身的自我学习升级能力,具备了自己的“年龄”和“经验”。当家中使用5年多的电视更新换代之后,借助云服务平台仍然可以家里的新电视具备相应的年龄经验,牢牢记住家庭中不同用户的习惯和爱好。

  当前,阿里、乐视网在杀入“客厅”发力智能电视后,欲借助此前的成功优势和资源,按照传统的垂直产业链体系建立完全由自己掌控的生态圈,让传统家电企业变成这一生态链中的一个硬件制造商。忽视了此前推动他们发展的“互联网开放、免费、共享”精神和理念。这无疑也给长虹这样的消费电子企业,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提供了建立“开放、共享”家庭互联网的战略机会。

  长虹副总经理巫英坚认为,“家庭互联网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是整合硬件、软件、网络三种生态,集成桌面计算、移动计算、家庭计算的信息环境。需要吸引硬件厂家、软件第三方开发力量、广大以“虹粉”身份参与价值创造的消费者来共同打造。同时,家庭互联网是一个创新的空间,存在大量的新商业模式和创新机遇,要建立与此配套的孵化环境。此外,家庭互联网还应该淡化硬件的品牌,使得非长虹制造的家用电器也能够在此网络上享受独特的用户体验“。

  显然,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这已经不是某一家或几家企业可以主导整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是一个完全由启用主导企业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 雍紫薇]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