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陈坤率先推出个人微信公共账户,只要付18-168元,即可在相应时间权限内进入陈坤的“朋友圈”。据称明星效应下,陈坤此举“日进700万”,也因此激起强烈的舆论反弹,被批挖空心思赚粉丝的钱。其实,倒不妨换个视角解读——博客时代,成就了“第一博主”徐静蕾;微博时代,成就了“女王”姚晨。回头来看,二者都是无心插柳,踩上了时势造英雄的点儿。斗转星移到微信时代,明星们学会了主动出击。众多一线明星都在寻求微信营销的切入点,陈坤“中枪”,非但不会堵死大家的念想,反而起到了加速推动的作用。微信时代,又将成就谁呢?
毫无疑问,微信已成为最时髦和快捷的信息分享平台。更加毋庸置疑的是,微信商业化以来,无数人在打它的主意,希望利用这个最新平台实现各自的目的。明星个人微信公共账户,一线大牌明星和各种第三方开发平台的联手出动,用干柴遇烈火形容并不为过,而黄晓明、范冰冰等大腕的团队也正在积极运作此事,这在IT圈里也早已不是秘密。
就像徐静蕾不是第一个写博客的明星,姚晨也不是最早转发微博的演员,玩转新媒体跟出道早晚没关系,更何况,博客和微博是在已知的游戏规则里发挥自选动作,微信的出口还不知道在哪里。陈坤如今成了试水公共微信的第一个明星,他的模式是,除了新闻、写真、讨论、书籍、音乐等公共内容,还有定制的语言推送。说白了,这个明星微信公共账户的确有些缺乏想象力——除了利用微信平台显得比较与时俱进,本质内容上跟传统的宣传没有太大区别。所以他的受众注定以个人粉丝为主,难以形成真正的公共辐射。
但是,为什么还要说陈坤被批靠微信赚粉丝的钱有点冤呢?首先,付费会员制能够实现的只能是粉丝达到极大量级的所谓“大腕”,普通的星星“玩不动”,门槛比博客和微博都高不少;最重要的是,就算真挣了“700万”,跟片酬和商业代言相比,也是毛毛雨,高兴的只能是第三方。并不想替陈坤辩解什么,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当然是口碑和盈利双赢,只不过目前大家仅对微信这块处女地的潜力达成了共识,怎么做还都是试验。
谁将成为微信时代的领军人物,应该在不久的将来就有答案,陈坤的第一个账户问世,未来两三个月将是集中发布期。但据说目前开发中的明星微信公共账户,大部分的思路仍停留在“将明星植入现有的微信产品和平台上”,比如跟微信的游戏平台合作等,第三方的动机和设计痕迹很明显。果真如此的话,未免乏味,一个个微信明星账户成了“占坑班”真是不好玩。假设以“赚粉丝的钱”为目的,无可厚非,但可以肯定的是,姚晨和徐静蕾能够借力成功,都是超越了简单的粉丝经济,最大化转变为公共平台才一跃而出。对微信时代真正有企图有判断的明星,若想在新一代王朝称王成势,应该想想明白。明星本身固然是商业社会赚钱的产品,但如果舍得商品属性,多一些公共意识,得到的或许更多。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