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的“烧钱大战”终于硝烟散尽。就像提前商量好一样,上周末两大打车软件巨头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同时取消了对乘客打车的现金补贴,至此持续了半年的“烧钱大战”正式熄火。
始于去年12月的打车软件烧钱大战,从对乘客补贴3元开始,到飙升至11元、12元,最高时曾达20元。这产大战中,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挥金如土,业内人士估算,嘀嘀、快的此次跨度5个月左右的“请全国人民打车”活动,两家共派送近30亿元人民币。
砸钱也着实帮两大巨头迅速砸开一片市场。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占据累计用户市场份额的97%以上,其中快的打车57.6%,嘀嘀打车39.8%,嘀嘀发布的数据显示,已有过1亿的嘀嘀用户。嘀嘀打车覆盖178座城市,每天完成521万次订单。而快的打车的数据则显示,通过补贴大战,快的覆盖的城市已从40多个快速扩展至全国261个城市,每天完成623万次订单,每天帮助数百万人出行。
打车软件的补贴政策正是“互联网思维”的一种体现,巨头们烧钱火拼的意图,显然不完全止于打车软件本身,他们更希望以此为入口,扩张移动支付到餐饮等其他线下领域,如此大规模的商战,换来了人们消费方式、支付方式的改变。然而,在补贴取消的消息落地后,乘客对打车软件的态度却分化成了“两面派”。有的乘客表示补贴停掉后,会把软件卸掉。有乘客则称,留着挺好,打车方便比优惠更重要。显然,5个月的使用还不足以让乘客养成依赖打车软件的习惯,面对分化的乘客,留住用户成为现在打车软件的核心问题。打车软件会在产品、服务层面加强,解决包括宕机、重复扣取车费、客服电话忙线、支付到账迟缓等受到诟病的问题,打车软件在现金补贴上撬开一定市场后,可深度挖掘细分用户群,并打造基于打车服务的生态圈。如与电商、团购、旅游网站合作,在衣食住行娱上为用户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不失为上佳选择。今后提升打车软件用户体验将至关重要,这将是未来打车软件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在来看,如何维持打车软件的用户黏性,依然是个任重道远的问题。(本报记者 杜峰)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