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被普遍低估的今天,希望用自己的创意维持体面生活的我们,还能如何成就自己?
互联网睿思
在内容生产者的价值被普遍低估的今天,希望用自己的创意维持体面生活的我们,还能如何成就自己?
今日头条的版权之辩渐渐沉静下来,但关于“内容”的话题并没有停下。上周末业界传出阿里联手三家企业,以5亿人民币投资21世纪传媒,阿里或将占增资扩股后股权的20%。按5亿人民币占股20%计算,21世纪传媒估值25亿人民币,略低于今日头条30亿元的估值。何以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媒体小团队竟比一个千人规模的大型传媒集团估值更高?
从资产构成上来看,今日头条是一个成立不到两年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其大部分内容来自传统媒体,定位于移动端内容分发渠道,并自称“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是技术驱动型的新兴移动互联网公司。
而21世纪传媒的官方介绍称,公司是国内细分市场排名第一的专业财经商业类媒体运营企业,旗下除了品牌旗舰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外,还有21世纪网、《理财周报》、《21世纪商业评论》、《环球企业家》、《福布斯》中文版、《城市画报》、《快公司》等品牌媒体。
进入本世纪初以来,传媒界变局迹象已现且渐入高峰。一连串看似并无关联的事件背后,笔者思考的是,在今日的资讯传播格局中,值钱的究竟是内容、技术还是渠道?
从内容的角度来说,在获得1亿美元融资之前,今日头条一直默默无闻地搬运新闻,支撑其高估值的是其资源整合的能力。在传统媒体开始警觉自身内容的版权价值之前,其“内容供应方”来自成千上万家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等,这为其“内容分发”的核心技术提供了基础。在传统的纸媒形态中,每一家提供的资讯都是有限的,但作为平台,今日头条却形成了像淘宝一样的聚合能力。
今日头条的口号是“你关心的才是头条”,创新在于对新闻渠道以及展现形式的重组。但在其背后,并不能抹杀以“内容”作为基础的本质。今天,全网的新闻都有可能成为今日头条抓取的信源,今日头条通过机器算法被动实现阅读所好的可能。但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传统媒体不复存在,内容供应方消失殆尽,那今日头条算法是否还能作“无米之炊”。因为用户使用今日头条,本质上还是阅读新闻,而不是享受算法。
以上是传统媒体人认为内容仍然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但是新媒体人没有这么多成功经验和教条来桎梏。因为与上个世纪也就是1998年门户刚开始崛起时相比,网民的上网需求已经不再天天刷门户看新闻,而是要打游戏、聊天、看视频、发邮件、购物、搜索、下载。
当微信横空出世的时候,在狭小的手机端阅读新闻,益发变成小众需求。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今日头条建立在以人为核心的内容分发。比起算法,比起高大上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更重要的是它及时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今日头条让读者发挥了自己挑选的权利。从平媒讲究订阅的资讯套餐时代,到门户讲究滚动更新的半自助餐时代,它给了用户一步跨越至讲求个人喜好的自助餐时代,还是少量多餐,外加被动推送的懒人餐。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