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为人类减轻工作负担。
媒体人该当心了,从上周开始,美联社开始使用一种新闻书写软件代替人力,自动撰写有关公司财报的新闻。美联社希望,这种“机器人”能够在第一时间自动发布一则150~300字的新闻。预计到2014年底,用此方式完成数千篇财报新闻。无独有偶,日前微软智能机器人“小冰”二代又上线。宣称“雇佣”百万“机器人”代替人工的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日前亦透露,将加大机器人领域发展,机器人在未来10年会改变世界。
另外,在媒体近期评选的2014年十大突破技术中,神经形态芯片以及敏捷机器人两项与机器人相关的技术上榜。大家小心,机器人要出来抢饭碗了。
美联社:机器人撰写小稿
7月3日消息,美联社宣布正式采用机器人——一种新闻书写软件,来写公司财报新闻。原因是财报发布日期集中,且内容枯燥单调,稿件写作也毫无技术性可言。使用该软件后,美联社可以确保自己在第一时间就自动发布一则150~300字的新闻。尽管美联社值班编辑在新闻发布之前都会提前预览,但所有过程基本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不过,对涉及到最受关注的重要公司财报,如谷歌、苹果等公司的财报,美联社还是继续使用传统记者来采写。美联社负责海外商业新闻的编辑费拉拉表示,使用机器人有助于让编辑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多数同事都对此持积极态度。同时,费拉拉也承认“通过机器人撰写的稿件,会因为内容的生硬和重复而影响稿件的质量。”此前,美联社在除了一些体育新闻时,已经采用此方式。
现在看,这一机器人还不足以承担采写通讯、专访等深度稿件,亦难以写言论。
开源机器人:对话翻译发微博
用3D打印的零部件拼装一台机器人,给它设定程序,让它帮你开灯、取报纸,这样的场景可能离大家不远了。据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近日表示,其研发的第一代开源机器人“吉米”的工具包可望今年9月向消费者推出。相关资料显示,“吉米”全身白色,头部呈半球形,四肢“健全”,能行走、说话、辨认方向。
英特尔称,即便是门外汉也能轻松打造“吉米”。据介绍,用户免费下载设计文档和应用程序,可以自行决定如何设计想要的机器人,用3D打印机打印“吉米”外部构件。英特尔将从9月开始以1500美元的价格出售工具包,其中包括“吉米”身上那些不能被打印的部件,例如伺服发动机、电池、框架以及各种内部装置等。
英特尔说,利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吉米”可以对话、跳舞、翻译、发微博等,而它能执行什么任务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创意。如果“吉米”登场了,那微软亚洲研究院搞的社交智能机器人“小冰”还有市场吗?
Wall-Ye机器人:采收葡萄
最近两年,一到葡萄采收季节,法国葡萄园就会出现最受人关注的“工人”——因为TA一天就能修剪600株葡萄藤,而且永不喊累也不请病假。原来,它是法国著名葡萄酒产地勃艮地的一位发明家发明的Wall-Ye机器人。在葡萄酒的生产过程中,葡萄采摘是最基本也是最耗费劳动力的一道工序,但Wall-Ye可解决当地许多葡萄园面临的缺工问题。
此外,它还可运用追踪技术、人工智能以及绘图能力,行走在各葡萄藤间时辨识植物特征,同步运转六部摄影机并记录数据。而通过GPS定位,一旦不在指定的葡萄园内,它就不会开工。
鸿海、海尔:机器人替代工人
“未来10年,机器人会改变世界。”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近日表示。早在2010年8月,富士康宣布,未来3年在组装工厂中部署100万台工业机器人。同年11月,郭台铭称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
如今,自动化机器人以及4G领域,是郭台铭最看重的发展领域。与之相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6月亦首次透露,海尔去年已经裁掉1.6万员工,除了有万人都是中层管理者外,还包括很多被机器人替代的岗位。海尔相关人士称,这些机器人完全可以保证长时间按照统一标准完全不走样地完成重复动作,这是机器人与人相比的最大优势。
事实上,一些政府已经着眼于机器人标准国际化。7月3日消息,日本政府与欧盟已开始就统一汽车、医疗护理机器人等领域的规格与标准进行研究。零部件标准的统一将有助于进出口,从而通过量产化带动成本的降低。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