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临,气温一路飙高,但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却没有了以往的喧嚣。特别是在年中考核时点过后,6月末频频“破6”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已不再现身,就连互联网理财“宝宝们”最近的风头也不再强劲,收益率一路下滑,大有集体“破4”的趋势。
“宝宝”收益率跌至4%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规模在不断扩大。最近的基金二季报显示,截至6月底,货币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58万亿人民币。但与此同时,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类”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却不断走低。不少基民反映,如今,已经基本不太关心“宝宝们”的收益率了,因为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实在是提不起兴趣。
不过,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曹阳认为,货币基金规模、收益将在目前水平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也意味着货币基金对银行的冲击已逐步减弱。
约定6%收益成凤毛麟角
不仅仅是货币基金,目前,市场上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以上的已经寥寥无几。即便是基金公司推出的定期开放式分级债基,如银华永兴A、安信宝利A等,约定收益率均低于6%。
但也有例外者。7月21日,易方达基金发布公告称,聚盈A即将结束第三个封闭期,于8月11日打开一天申购,约定年收益率中的利差仍然维持为3%。这意味着只要截至8月4日(折算基准日之前五个工作日),央行一年银行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维持3%不变,按聚盈A的约定年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一年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税后)+利差来计算,聚盈A还是会保持6%的高收益率不变,这在目前低风险理财市场中已算凤毛麟角。
未来将稳定在4%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改善,同业资金需求下降。一方面,商业银行加强了流动性管理。另一方面,银监会放宽了存贷比限制,为银行应对时点监管指标考核留出了缓冲空间。此外,央行出于控制风险考虑,终止了货币基金提前支取协议存款不罚息的“红利”,这些举措都使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
最为重要的是,如今央行态度出现积极变化,整体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一方面,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银行间市场建立稳定的利率走廊;另一方面,央行通过再贷款、定向降准直接为银行体系提供流动性。这些均降低了银行从货币基金拆入资金的需求。未来,无论是货币基金还是银行理财产品,追求5%以上高收益将极为奢侈,低风险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将稳定维持在4%左右。(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王洁)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