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 正文

骨传导袭来,苹果为何选择AfterShokz韶音?

2014-08-05 14:30 来源:21CN股票 字号:       转发 打印

  苹果的产品不仅是高大上的象征,在营销上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以至于它线上的Apple Store和苹果直营店,除了是苹果产品的天然优良宣传平台以外,对于第三方品牌,也一直是一个“神圣的殿堂”。按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很能提高逼格。能登陆苹果直营店,用户自然也就不会对你的品牌和产品品质提出任何质疑。

1

  苹果直营店始终是高大上的象征,当然登陆这里的门槛也相当高。

  但最近一个名为AfterShokz(中文名为韶音)的骨传导耳机登陆Apple Store和苹果直营店,引起了果粉们的巨大兴趣。即便是最铁杆的耳机发烧友,也不太能说得清楚这个品牌的来历。那么苹果为什么选择了在一般人看来是名不见经传的AfterShokz韶音?要知道,甚至连AKG这样的大厂,也未能登陆苹果的Apple Store。当然,可以认为是苹果刚以30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Beats,它不希望如AKG一般在耳机领域极有建树的公司能够来抢Beats的风头,但实际上在苹果收购Beats以前,AKG也没有进入过苹果的Apple Store和直营店。当然你也可以认为AKG的风格与苹果不搭,但不管怎样,这说明苹果对于能够进入Apple Store和直营店的产品要求及其苛刻。也正是因为如此,AfterShokz韶音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是个什么样的厂商?它是靠什么征服了高傲的苹果?

骨传导袭来,苹果为何选择AfterShokz韶音?

  AfterShokz(韶音)Bluez 2耳机已经登陆苹果Apple Store

  无论是你去苹果官方网站的商城页面,还是去苹果的直营店,你都会看到,AfterShokz韶音这次进驻Apple Store和直营店的是一款骨传导耳机Bluez 2。耳机虽然是一种非常大众化的产品,但其实它的潜力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耳机是未来方兴未艾的耳穿戴设备的一个基础平台。和很多人熟悉的智能手表相比,耳穿戴设备是更适合的智能健康产品——人头部的穴位、血管、神经,比手腕处的多得多。以至于业界有分析师认为,苹果收购Beats,也被人解读为是在加速智能耳穿戴设备的布局。

骨传导袭来,苹果为何选择AfterShokz韶音?

  苹果直营店实拍,请注意左上的AfterShokz(韶音)骨传导蓝牙耳机Bluez 2

骨传导袭来,苹果为何选择AfterShokz韶音?

  AfterShokz(韶音)Bluez 2骨传导蓝牙耳机和其他大牌摆放在一起

  当然传统的耳机也在向智能化的路径迈进,但以健康之名的耳穿戴设备,却无法解决一个基本的问题:传统耳机对人的听力造成的损伤。无论是耳罩式,还是入耳式,传统耳机所带来的高声压都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这时候问题变得很尴尬,打着健康概念的耳穿戴产品,却本身是一个潜在的损害听力的东西,一个巨大的讽刺,这是传统耳机的阿喀琉斯之踵,基本上无解。

  但骨传导耳机没有这样的问题。它的原理决定了它是通过人的颅骨直接将声音信号传递到人的听觉神经,从而让人产生听感。这就意味着,骨传导耳机使用时无需罩住耳朵或者塞住耳朵。所以,以健康概念的耳穿戴产品,骨传导耳机才是最适合的基础平台。或许这就是Apple选择AfterShokz韶音骨传导耳机的原因。传统耳机,不管是动圈、动铁还是静电,都无非是在换能方式上做文章,只有骨传导耳机,才是彻底改变了耳机市场的游戏规则。

骨传导袭来,苹果为何选择AfterShokz韶音?

  Apple Store上的AfterShokz Bluez 2骨传导耳机介绍页面

  至此便不难理解,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AfterShokz韶音能够“雀屏中选”,登陆很多厂商梦寐以求的Apple Store和苹果直营店,因为这实则是情理之中的选择。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市场,骨传导耳机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姿态,对于对消费趋势极度敏感,善于引导消费潮流的厂商,苹果不可能不对此做出回应。而作为骨传导耳机中的第一品牌,AfterShokz韶音当然是苹果最理所当然、水到渠成的选择。

  所以,AfterShokz韶音登陆苹果Apple Store,这不仅仅是“一款小众产品的逆袭”这么简单,它反映出来的是苹果对于可穿戴的布局。这才是苹果的真正用意。这不仅仅是韶音的胜利,对于整个可穿戴设备业界,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责任编辑: 王伟]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