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生活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国家质检总局抽检了32批次,共224件移动电源产品,通过检测发现无一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重物冲击可能短路自燃、充电宝外壳不阻燃、电源容量虚标、输出电压过低或过高等4个方面。其中,有17批次产品存在容量虚标的现象。
对此,记者采访了品胜电子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曾小川。他表示,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移动电源虚标并非是故意的,正规厂商生产的移动电源容量是无法十分精确的,并且行业内的标准是允许其有浮动的空间。
“在充电过程中移动电源电路本身需要消耗电量,比如电芯本身也有内阻,这样就造成移动电源不可能100%输出全部能量。”曾小川举例说,消费者买到的移动电源包装上会标明两个参数,容量和转换率。容量可以理解为电源的总电量。如果移动电源的电芯是3.7伏,移动电源里使用了4个电芯,每个2500mAh,那么产品标称是10000mAh,电芯的电量便是37Wh。通常手机充电的标准电压是5伏,但是移动电源本身电压是3.7伏,这时就需要其通过升压来进行充电,移动电源里的升压电路工作,在升压过程会造成电量损耗,给电压不同的电子设备充电,移动电源自身的损耗也会不同。因此也就造成了容量不实的结果。
曾小川介绍,目前移动电源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的转化率就是指的实际可以充入到设备中的电量。市场上的移动电源转化率一般在80%到90%之间,达90%转化率的移动电源就已经非常理想了。
移动电源作为移动配件,与移动设备生产比起来,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市场空间大,也就造成了目前市场品牌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据了解,一个移动电源主要由一个电路板、几个电芯外加一个外壳组成。有的作坊式移动电源企业只需要注册商标,就可以开始售卖自己的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质检总局的调查暴露了移动电源存在的诸多问题,但长远来看是有利于行业规范发展。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