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4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厂商攻城拔寨,占据了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大部。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它们的产品、市场、营销等策略也发生着变化,并对今年下半年的市场格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国产品牌崛起 新品牌抢眼
根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2014年上半年全国手机市场累计销售2.2亿台,其中2G手机为2604.6万台,3G手机为1.54亿台,4G手机为4039.4万台,在全部销售的手机当中,国产品牌达到1.68亿台,占手机市场份额的76.4%,可以说国内手机市场的大半江山已被国产手机占据。
在中国手机市场发展中,诞生了一批知名的国产手机厂商,它们既包括传统上的“中华酷联”,还有伴随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具体而言,2014年上半年,小米共销售手机2611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71%,相比而言,2013年全年小米共销售手机1870万台;华为共销售智能手机3427万台,同比增长62%,如果再计算非智能机,估计销量会突破4000万台;中兴共销售智能手机2800万台,其中4G智能手机为1500万台。需要说明的是,中兴手机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尤其是同欧美等当地运营商合作推出的定制机。联想上半年销量为2600万台,酷派在3000万台左右,VIVO在1500万台左右,魅族在600万台左右,OPPO在500万台左右。
上面所列举的企业,共销售手机1.7亿台左右,由于各厂商所公布的数据均为全球销量的数据,因此上述厂商在中国市场上的手机销量,估计占总销量的40%~50%之间,国内的手机市场尚未达到垄断格局,尤其是在生产外包的背景下,各手机产品质量相差不大,只要有独特的营销手段做支撑,一些不知名厂商的手机,能够依靠单款获得较高的销量,如2014年上半年,一款Q米的手机,销量冲到500万台的规模。
策略和渠道变化 从追量到求精
除了上述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增加明显之外,2014年上半年,国产手机市场还呈现出四大特点。
首先是机海战术遭摒弃,以精品策略取而代之。以往国内手机厂商习惯采用机海战术,即针对高中低端市场均提供适配机型,此外,同一款手机,针对三大运营商均提供不同的机型。但机海战术使得产品管理极为复杂,生产的规模效应无法实现。同时,有限的营销资源也不得不分配在多个机型上。而近年来,苹果、小米、魅族等依靠少量竞品机型打天下的成功案例,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内手机厂商认识到精品战略的重要性。例如华为表示当前阶段的重点是依靠P6、P7进行市场攻占,酷派表示2014年新上市的机型将比2013年减少20%,中兴则称未来4G市场中将提供单一机型,同时兼容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