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IT

四年后AR能否成奥运标配?中国企业可能一展身手

2016年08月23日 09:35:15  来源:文汇报
字号:    

  原标题:四年后,AR能否成奥运标配 

  北京时间昨天清晨7点,2016里约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落下帷幕。代表着过去科技的古老胶片影片拉开了闭幕式的开场,而集合着增强现实 (AR) 技术、机器人等新兴科技的“东京八分钟”完成了收场,将奥运会进程移入下一个4年。

  观众都很好奇:4年后,AR会不会成为奥运会的标配?

  AR技术亮相里约奥运会

  技惊四座的“东京8分钟”之所以走红,不是因为那些日本经典动漫人物,而是宣传片内满满的“黑科技”。场馆内展开的日本国旗是由穿着和服的“机器人”操作完成的;展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33个竞技大项时运用了AR技术;甚至现场的舞蹈都融入了高科技灯光元素,亦真亦幻……

  纵观本届奥运会,“东京8分钟”并非AR技术的第一次亮相。美国自行车运动员佩戴的眼镜同样是具备AR功能的“黑科技”。当运动员佩戴AR眼镜训练时,眼镜上配备的微小平视显示器,能够“凭空浮现”各种数据,包括心率、速度、距离和节奏,这些数据能够实时提醒运动员,他 (她) 的速度是否在计划之中。

  记者了解到,这款眼镜名为Solos,出自可穿戴技术前沿的公司高平(Kopin)。Solos是一款骑行爱好者专用的智能眼镜,其中的“黑科技”主要是其4毫米的Vista(远景)显示屏,半透明的5英寸显示屏不仅可以降低眩光,而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据报道,美国自行车队已经使用它训练了数月,他们认为其数据显示和采集功能对训练有很大帮助。

  未来将呈现更多观众端应用

  每一届奥运会,都是展示高科技的舞台。上一届奥运会“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科技,很可能在下一届奥运会的广泛应用。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虚拟现实 (VR)技术:很少有人知道,早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VR技术就已有过“原始模型”———当时数字媒体公司盖蒂(Getty) 的摄影师就拍摄了很多360°全景照片,彼时VR技术才刚刚兴起。

  到了本届奥运会,VR技术已然“遍地开花”,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争相为观众和用户提供360°奥运盛会体验,让用户在VR中感受精彩的奥运赛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通过安装在三星Gear头盔上的NBC体育应用,为用户提供包括开闭幕式、男子足球比赛、体操比赛以及田赛和径赛等VR报道;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奥运会上用VR技术直播里约奥运会的部分赛事,让未能到场的体育迷通过VR直播观看比赛……

  4年之后,AR技术会不会像VR一样走红? 易观国际分析师赵子明认为,AR行业目前存在几个问题,集中在交互技术、内容匮乏、技术瓶颈以及标准不统一,“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来,硬件问题有望在4年内得到解决,但是手机作为目前的主流智能设备,并不适合AR技术的呈现,内容缺乏导致的新硬件普及不畅或是最大的隐患。”

  本届奥运会上,AR技术更多地被用于运动员自身数据分析。赵子明认为,在未来的奥运会上,观众端的应用可能会被更多地呈现出来,比如在即时比赛数据、录像回放、关键细节判罚等方面,有着个性化延展的应用空间,对于现场观众和赛场外看直播的观众来说,都是很吸引人的潜在市场。

  中国企业可能一展身手

  AR技术的未来奥运展现,中国企业有没有一展身手的机遇呢?

  记者了解到,中国在AR技术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已经较为完整。易观智库《中国增强现实产业专题研究报告》中曾画过一张完整的“产业地图”:在硬件领域,百度的Baidu Eye、联想的Vuzix M100及New Glass等产品已经成熟度较高;在AR应用开发领域中,触角科技、投石科技等企业崭露头角;在生态平台的搭建上,则有塔普制造、亮风台科技、央数文化等公司的出现。

  赵子明认为,中国的AR技术很可能在下一届奥运会的直播及转播方面大显身手。事实上,本届奥运会上已经有企业开始做一些周边探索。腾讯推出了“用AR传QQ火炬”的小游戏,将AR技术以“现实场景+虚拟火炬”方式深入浅出推送给用户,加速其在中国的普及。

  但业内人士也坦言,目前国内从事增强现实底层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现有的企业都只在垂直领域内有所专长,而在跟踪定位、用户交互、虚拟融合等核心技术上的自主研发都与国际水平差一截,“能否在核心领域一争高下,还很难说”。

[责任编辑:葛新燕]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