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经济体应加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以科技创新为战胜危机的根本手段,以绿色发展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以开放合作为共生共荣的重要着力点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市场预期持续走低,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低估。
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亚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过去20年,亚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以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30年,亚洲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区。毫无疑问,亚洲经济在中长期内将是世界经济的领跑者。
然而,亚洲也需要面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诸多挑战。例如,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仍然处在粗放式的经济发展阶段,地区内部的经济增长并不平衡,各经济体自身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与此同时,亚洲经济增长也正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以及应对国际资本流动性带来的风险外溢效应等内外压力。解决好这些问题,亚洲经济体需要在教育、能源、制造、创新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增强经济发展的包容性与可持续性。
一是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亚洲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丧失。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亚洲制造业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一体化垂直价值链。未来,亚洲国家和地区应着力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注重渠道拓展、品牌建设,推动制造业向高端价值链转型。与此同时,亚洲应探索制造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建立有效的制造业风险管控体系。
二是要加快金融部门改革。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浪潮,亚洲经济体在金融改革中不应亦步亦趋照搬欧美经验,要加快抢占移动金融、零售金融等技术革新制高点,使金融部门的运营方式跟上全球技术革新的脚步。
三是建立社保体系长远规划。亚洲多年来一直享受着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但这一时代行将结束。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甚至已面临非常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前,亚洲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建立覆盖面更加广泛的社保体系,同时,应在借鉴西方传统社保理念的同时,注重社保制度的普及不与经济建设的长远目标相冲突。
四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企业处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地带,国家应在融资、政策方面对中小企业适当倾斜,鼓励企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成长、行业壮大、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多赢目标。
五是要加快引进人才,提升高等教育水平。随着亚洲经济的发展,各国和地区对国际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美欧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众多国际高端人才出现回流,亚洲各国各地区应抓住这一契机,加快人才引进,开展针对国际高端人才的跟踪研究。与此同时,应加快建立刺激创新、鼓励创新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与技术同步变革。
六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出口、投资、资源利用开发曾经是推动亚洲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这种增长模式正日益显现出不平衡和不可持续性。同时,人口、环境、资源与能源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掣肘也日益凸显。现阶段,亚洲经济体亟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内需和外需均衡发展,实现整个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
七是亚洲各国和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把各自的发展与区域内共同发展的进程结合起来,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总之,亚洲经济体应加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包容性,以科技创新为战胜危机的根本手段,以绿色发展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以开放合作为共生共荣的重要着力点,只有这样,亚洲经济才能够继续领跑世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李春霞)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