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贷款购房、购车,甚至是贷款消费都已变成一种普遍被接受的生活方式。不过,仍然有不少人,只要一想到为了还贷,必须过节衣缩食的日子;为了还贷,必须过精打细算的生活,就会莫名产生一种恐慌,对于已产生的贷款也是想尽办法提早归还,遂被称为“恐贷族”。
“恐贷族”众生相一
小夫妻卖车还房贷
“别人是贷款买车,我老婆是卖车还贷款。”想到今后每天节衣缩食的生活,虽然每个月减少了1000多元房贷压力,张先生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前几天,张先生恋恋不舍地将刚买一年多的爱车“挂”上二手车交易网站。“老婆要把车卖掉,筹钱还房贷。”张先生说,老婆陈女士4月底刚休完产假回公司上班,听说单位要降薪裁员,紧张得不得了,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剩下的十几万元房贷还清。为了尽快凑够这笔钱,老婆定下节流政策,除卖掉汽车外,每天尽量买菜回家做饭,削减一切娱乐休闲开销,把全家每个月的花销控制在3000元以内。这样算下来,卖车款加上所有积蓄,正好可以还清剩余的近15万元房贷。
“其实,我们家生活一直过得还算宽裕。”张先生说,两口子都是“80后”,一年收入上十万,有房有车,还有七八万元存款,虽有房贷,但每月还款不到1500元,压力并不大,而且孩子出生不久,卖车后多有不便。无奈老婆视贷款如洪水猛兽,做梦都想还清贷款,甩掉这个包袱。为根治她的心病,自己只能点头同意。
“恐贷族”众生相二
买房宁借钱不贷款
今年28岁的小冯是位公司白领,月收入7000多元,现有存款近20万元。去年,他在后湖看中了一套80多万元的新房,打算找爸妈借点钱,然后贷款购买,不料父母坚决反对小冯贷款买房,担心今后还款压力太大,于是一口气拿出家中所有的40多万元存款,又向亲戚朋友四处借来20多万,最终让小冯全款把房买了。
起初,看着买了房的同事们每月几千几千的还月供,小冯还暗自庆幸。可时间一长,用钱的地方多了,小冯如今却几乎身无分文,还是感到诸多不便,至于装修新房,更是无能为力了。更让小冯心烦的是,那些亲戚朋友时不时打来电话,问问工作怎么样,加薪没有。虽然不是直接催债,但也倍感压力。
静下心来,小冯给自己算了一笔账:如果当初和父母共同支付30万做首付,贷款50多万买房,分30年偿还,虽然每月要还3000多元,但对生活质量影响不会太大,且家中还有30多万闲钱,可用于投资或不时之需;如今,房子虽是全款购买,却把家中积蓄用尽,不仅没有任何风险抵御能力,还欠下20多万外债,实在是得不偿失。
相关链接
理财师: “恐贷族”应转变心态
“像陈女士和晓峰父母这样的人称为‘恐贷族’,他们危机感过强,缺乏安全感和投资意识。”银行专业理财人士称,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同,国人历来就没有贷款消费,寅吃卯粮的习惯,特别是有些人存在严重的“恐贷”心理,他们害怕欠银行的钱,有一定存款便马上选择提前还贷,或是宁愿在外借钱也不愿向银行贷款,更不懂如何进行投资理财,只有还清了银行贷款,才会“无债一身轻”。
有银行理财师称,在如今信贷收紧的政策下,并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当“杨白劳”。“如果现在把手头的活钱全部拿去提前还贷,今后一旦缺钱,再贷款的难度更大,成本也会更高。”她认为,像陈女士那样,为提前还贷节衣缩食,降低生活质量,绝非明智之举。他同时表示,“恐贷”与否并无正误之分。如果确实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无法产生高于贷款利息的收益,在保证留有一定闲钱的基础上,提前还贷也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还贷时间足够“提前”,要是贷款期限已过三分之一,利息已付大半,再提前还贷已意义不大。
本组稿件文/图 据《投资时报》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