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以来,各地生猪价格震荡上升,这种上涨的好势头让长时间情绪低落的养殖户看到了希望。
近年来生猪价格暴涨暴跌,波动周期明显缩短,农民养猪收益不稳。我国生猪交易模式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能不能发展生猪期货等远期交易方式,让猪价走出剧烈波动怪圈?
“猪周期”缩短 价格波动加剧
李治民是河南省孟津县宋庄村一个养猪户,养了50多头猪。今年春节过后,生猪价格一直下跌,这让他损失惨重。“一斤才卖5块钱,一头大概赔180块钱。”李治民说。
和李治民有着同样苦恼的养猪户还有很多。据监测,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我国生猪价格连续回落,3月下旬跌至13.2元/公斤,4月初跌破12元/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15%,猪肉价格剧烈波动让很多养殖户遭受损失。
“在供求关系作用下,我国生猪市场呈现周期性的价格波动,称为‘猪周期’。”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说,2006年后,“猪周期”呈现一些新特点:首先是振幅加剧,波峰波谷差距越来越大;其次是间隔明显缩短。另外,饲料价格波动使猪周期更为复杂,这些都增加了“猪周期”的不确定性。
农业部生猪波动规律性研究课题组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课题组报告显示,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我国生猪生产先后经历了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一个周期为6年左右。但课题组专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王济民说,2008年以来,这一周期已缩短为3年,且价格涨跌幅度更大,令人关注。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震荡并非中国独有。”王济民说,国外猪肉市场也是约5年一个周期,但像国内频繁“暴涨暴跌”的剧烈波动比较罕见。
据统计,生猪出栏量每变动一个百分点,就可能引起后期猪价6个百分点的波动。而养殖户总是以现有市价,去预期未来的收益,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化的节奏,这加剧了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
[责任编辑: 孟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