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经济时评:审计风暴给地方债“套上缰绳”

2013-08-15 08:52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过往债务模式惯坏了地方政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乱当家更要办坏事。政府任期特点驱动当期政府“发债花钱,不问偿还”,潜在风险不可小觑。这次全面审计将改变地方政府只问政绩不问债务的情况

  对于政府来说,掌握家底才能精准当家。中国究竟有多少地方政府性债务?这个连地方政府自己都说不清。审计署近来掀起的政府性债务审计风暴,是近3年来,审计署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性债务最全面、彻底的摸底和测评。审计的目的是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风险,属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范畴。

  中国过往的债务模式惯坏了地方政府,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乱当家更要办坏事。不少地方的项目无效益、无现金流覆盖,债务透明度差,平台公司注册资本不实,注入资产普遍以土地为主,大量存在高估作价问题;而在经营上,则存在政企不分、低效浪费等问题;政府任期特点驱动当期政府“发债花钱,不问偿还”,潜在风险不可小觑。因此,这次全面审计将改变地方政府只问政绩不问债务的情况。

  同时,对于社会来说,“审计风暴”及其讨论让社会公众明了可能的风险究竟在哪里。由于家底不清,账目不精准,地方债引发了国外机构和社会各界的诸多猜测:一旦地方债风险爆发,地方政府要遭殃,风险还会沿着财政链条传导到中央政府,通过金融链条传导到金融体系,威胁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有人甚至因此草率地臆测审计将全面爆发债务危机。

  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审计不会给可能的风险雪上加霜,审计地方债务将为长期市场还原一个理性、务实的发展图景,将为有失控危险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重新“套上缰绳”,同时也为可能的金融风险未雨绸缪,通过分类管理,提供良性的应对之策。

  而且,全社会对于地方债“审计风暴”的关注,激发了经济专家、政府官员、媒体等对以地方政府性债务为中心的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提供了整个社会的智慧。讨论也让社会更清楚地感受到新一届政府把债务清理作为大难题来抓的决心和稳妥的步骤。

  显然,地方债审计这本账搞得越清楚,中央出台措施越具体越得力。同时,也有利于建立更为有效合理的地方债务与偿债机制。社会期待着审计正常进行,期待着审计结果能够如实公布,给经济良性运行以更大的信心。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