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又是“双11”莫让“购物节”变成“购物劫”

2013-11-11 13:37 来源:安徽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又是一年“双11”,消费者和商家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值得注意的是,“狂欢”背后仍存在种种隐患。就去年而言,网购系统超载,付款环节“卡壳”;商家库存不足,断货缺货让人扫兴;快递变“慢递”,物流滞胀收货无期;退货困难,线下服务压力过大。避免今年的“购物节”演变成“购物劫”,需各方共同发力。

  消费者作为这场“狂欢”的主角,应保持冷静、理性消费。每年“双11”期间的网购支出既有对增量消费的拉动,也有对存量消费的预支。消费者因价格便宜而盲目采购可能导致退货,更有些消费者“量中择优”,买了一堆、退回一半,这无疑会加重渠道负担,增加社会成本。此外,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买到假货后无法维权等因素已经成为消费者在“双11”中无法规避的“暗礁”。对此,消费者要加强维权意识,出现纠纷时通过集体起诉获得相应赔偿,或者利用第三方进行沟通和调解。低成本、全社会参与的维权方式,应在“双11”乃至今后的网购维权中得以逐步普及。

  对电商来说,低价竞争已远远不够,服务和保障上的比拼也要提升到重要地位。一个良好的电商服务能把网购中有关支付结算、质量、物流、信用、认证、IT服务等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完美地结合起来。 “双11”之前,电商要严格保证产品质量,进行必要的系统扩容、网络压力准备,在退货取件、运力提速、资源储备、开放物流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在“双11”期间,电商应更关注品牌的树立,而不仅仅是收入上的“攻城略地”。只有用诚信优质的服务才能换得消费者的信任,才能保有长久的竞争力。

  在这场消费大战中,监管当然需要更“给力”。由于参与“双11”的电商众多且分布零散,又缺乏相应的条例约束,监管难度不小。对此,一方面,监管部门应注重网络市场巡查,对“双11”期间的违法经营行为予以重罚,并对广大电商进行诚信自律经营活动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向消费者提前发布消费警示,引导理性网购。同时要畅通12315投诉举报网络、完善受理投诉方式,扎实做好消费维权。唯有这样,才能让本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网购狂欢节过得舒心又愉快。(韩小乔)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