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台湾云林县口湖乡台子村的顶级乌鱼子,经《舌尖上的中国》报道后一炮走红,成为淘宝网台湾馆“双12”开馆特卖的招牌商品。制作乌鱼子的岛内业者庄国胜表示,今年因为乌鱼生长期间气候不佳,超大片乌鱼子减产很多,庄家最多也只能供应10片。而大陆方面懂得吃乌鱼子的消费者日渐增多,淘宝台湾馆透过新竹物流协会找他下订单,指定要12两重超大乌鱼子。
跨海“两头买两头卖”
除了乌鱼子,每斤售价高达50万元(新台币,下同)的台湾高山茶、传承古法酿造的顶级赤坎黑糖等等,来自宝岛的众多产品,都以“开馆体验价”亮相淘宝台湾馆。“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导演吴念真正式成为“台湾馆”的代言人。他通过执导的“影像台湾”,带着淘宝客户们亲临台湾海岸、茶园、农田,讲述台湾古早味背后的动人故事。
淘宝台湾馆作为最具特色的淘宝地方馆,是阿里巴巴与厦门象屿集团合作,经淘宝授权的台湾商品销售平台。有人会问,淘宝网已是中国大陆最大网购平台,为何还如此积极地想打进台湾?
“淘宝网不是心血来潮,它是要把饼做得更大。”一位拥有10年在线购物经营经验的台湾业者说,淘宝网虽有8亿种商品,但多是大陆本土品牌或是大陆制造,产品差异与多元化还不够。这是淘宝网努力向海外寻找供货商的原因,用意就是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从台湾找货,地方特色足,ECFA后贩卖到大陆也容易操作,加上MIT(台湾制造)的品牌效应,何乐而不为呢?
淘宝在台湾的口碑一直不错,跟岛内民众的关联度和品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每到岁末,台湾百货业界“周年庆”促销就会开打。让岛内业者五味杂陈的是,淘宝网今年也隔海分走一杯羹。在刚刚过去的号称“全球最大周年庆”的“光棍节”,淘宝网成交金额高达人民币350亿元,是2013年Sogo台北三店周年庆首日业绩总和的219倍,其中台湾的交易金额也比2012年上升189%。台湾业界隔海相望,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从之前的“淘宝接管台湾地摊”单向度入岛,到如今的贩卖台湾商品登陆,淘宝开始形成“两头买两头卖”的良性商业循环。在台湾馆“跨海叫卖”的商业游戏中,它自身肯定是赢家。
“魅力商品”有望卖好价钱
日前,台湾“主计处”公布的工商普查报告显示,2006年到2011年,台湾传统零售店面家数从27万减少到不足26万,而网络零售家数却增加了1倍,达到1.5万家,网络销售金额增加了近两倍。新旧转换之间,加上岛内的市场消费潜力所限,一些原本专注岛内的中小企业看到了新的商业契机,盯向了大陆市场。
众多特色鲜明的中小台企塑造了台湾商业文明,同时受制于规模不大等因素,无力到大陆开拓市场。如今到了网络营销的新时代,“C2B(消费者对商家)模式”成了弯道超车的法宝。“台湾馆”这个由“网商大鳄”搭建的商业聚合平台,有望成为他们借机起飞的“巨型航母”。象屿集团董事长王龙雏也表示,电子商务可以带领台湾中小企业的“魅力商品”进军大陆市场。
看到不少台商对“台湾馆”寄予厚望,希望通过它进一步拓展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的销路,淘宝网在平台的搭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除了聚拢买家,淘宝网也大力挖角台湾卖家:先是和玉山银行串接支付宝,提供两岸支付通的金流服务,让台湾卖家只要建置购物平台,就可以出货大陆,收取新台币,不用再到北京或杭州开户,还要找担保人。此外,由于淘宝网上的台湾商品很多,却不全然是正版商品。“台湾馆”则承担起“官方认证”的责任,只有经过合法打税、通关报关的台湾商品,才能在上面销售。
一片乌鱼子在云林的产地价大约5000元。“过个水”进入大陆,销售价1万元起跳。庄国胜对稀有的乌鱼子卖个好价并不奇怪,听说一片在大陆要卖到人民币2000多元,还是吓一大跳。“台湾馆”上线了,他和同业小伙伴们的春天也来了。
网络时代“无言的结局”?
在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看来,电子商务成为2013年两岸经济合作的新亮点,从“光棍节”的爆量成交金额到“台湾馆”的上线,进一步炒热了两岸电子商务往来与合作,也将两岸新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不过,饼做大了,却不见得分得着。台湾业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淘宝台湾馆上线,5000元的乌鱼子“过个水”可卖到1万元,商机自是无限,可中间利润差价台湾方面却赚不到。一个重要原因是台湾网购第三方支付法令落伍,当局慢半拍,迟迟不开放非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淘宝网瞅得契机得以入岛入户,抢占先机。
在相关业者的大力呼吁下,台“经济部”总算要拟定“第三方支付服务管理法草案”。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即便已开放第三方支付,没有货贸协议,岛内民众购物再多,台湾方面也收不到一毛钱的税金;而服贸协议遭卡关,台湾企业去不了大陆,无法开创网购事业与淘宝们竞争,民众只能透过大陆第三方支付购物,利润自然也轮不到岛内拿。
有媒体就忍不住呛声说,面对网络新时代,台湾不进则退。处处防杜、自我限缩,最后的结局将是被进一步空洞化的“无言的结局”。这边商机无限日新月异,那边服贸协议还躺在“立法院”睡大觉。但政治卡压,卡得了台湾却卡不了大陆,台湾人只好眼睁睁看着钱财流失,怪谁?(记者 任成琦、吴亚明)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