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路高歌,发展相当快,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挥了有力的支撑作用。应引起重视的是,有些地方仍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单纯拉动地方GDP的角度,不能从战略的高度理解新兴产业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如,有些地方在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通过土地和贷款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对产业发展过度干预,造成了无序产业扩张,在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类似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相对过剩。
根据各地确定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有13个省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优先发展领域,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在此背景下,光伏和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在LED等产业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也已初露端倪。
这些不顾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盲目上马一些产业,以既成事实来争取政策倾斜的做法,都将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蕴含极大的市场风险。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已经逐步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立足区域优势确定新兴产业发展目标,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相结合,把产业与市场相结合,投资不断趋于合理和理性。以江西为例,该省在2010年全面部署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一两年,则重点更为突出,力推了光伏、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
同时我们要看到,正如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有关专家所言,在当前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部分产业领域的技术成熟度不足、产品成本较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例如,纯电动汽车电池昂贵,销售价格过高,即使给予巨额补贴但市场开拓情况总体上仍不乐观;在云计算领域,云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品,技术不够成熟,脱网问题时有发生,且客户对其认识不足,仅依靠企业自身引导客户需求无法带动行业的迅速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表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各界的充分重视,各类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系统性尚有待完善,部分政策执行力度与连贯性不足,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导致市场分割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为此,更需要真正从战略高度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政府要通过不断细化政策措施,使企业更加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先导性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