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2013年的尾声中,惠州出台了两大改革举措。据《南方日报·惠州观察》报道,其一是开通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的网络平台,晒出“权力清单”,公布目录名称、职权依据、申请材料等内容,并明确办理承诺期限,行政审批时间平均缩短70%;其二是发布了全市34个市直部门共1800多项行政处罚事项的自由裁量细化标准,压缩执法的弹性空间,行政处罚不再“松紧由人”。
如果说政府简政放权已成为当今深化改革的“马前卒”,那么固化的部门利益和既得利益者无疑是改革突围的“拦路虎”。众所周知,深入改革是又一次革命,必然触及一些部门的利益,这就要求执政者要有“敢打老虎”以及“自我革命”的精神与行动。
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的问题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但怎么改、从哪里改起、进度如何把握、是假把式还是真动刀,关键在于各地政府的自觉与责任。惠州此次同时祭出两大新招,一方面强力缩减行政审批的办理时限,避免某些机关借办事之机“吃拿卡要”;另一方面拧干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可操作空间的水分,防止一些部门谋求私利、罚款自肥。个中透露的规制权力“两手抓”的信号可谓明显。
应该说,无论是行政审批还是行政处罚,都是政府部门行使手中权力的重要体现方式,对二者进行管束的核心指向就在于将可能被滥用的权力关进制度之笼,防止部门利益膨胀和权力寻租逐利。前不久,惠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松与网民交流时坦言,一些职能部门仍存在“吃拿卡要”现象,要强化对审批权的监督。先哲马克思在批评资本冒险时也曾说,“当利润达到10%的时候,他们将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他们将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他们敢于践踏法律”。此言虽出自一定的语境,但对于当今的权力运行也不乏警示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调整和优化权力结构,放权、分权、限权三管齐下,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开。在改革大背景下,如何限制和监督权力,使之不敢越位逾矩,是所有城市执政者正在思考的命题。惠州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公布权力清单与规范自由裁量权,此种先行先试的做法值得点赞。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是政府自我限权的第一步,但建章立制之后关键还要看违规成本能否维持足够的威慑力、确保公共权力的正确行使。让权力规范运行,为民生创造更多红利,这是新的一年中公众的期待,也是惠州改革攻坚克难的重要方向。
由2013年转入2014年,年份在递进,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寻路不只是摸石头,敢否大胆涉险过河,考验着城市主政者的勇气、意志与决心,盼望改革为民生带来更多真切变化。若说2013年是惠州“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改革发展元年,那么作为惠州进位赶超过程中的关键性节点,2014年无疑承载着政府和公众更多愿景。根据此前的规划,惠州将在2014年施行积分入户、困难群众大病救治基金、中小学“绿色评价体系”等系列举措,政府如何才能下好改革与民生这盘大棋,招招都显重要。
新的一年,寄托了公众太多期许,居民收入能否更高、看病就医能否更易、子女入学能否更便、住房入户能否更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新的一年,也给政府中心工作提出更多要求,如何让百姓更加幸福美满、让城市更加安定文明、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改革虽任重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民做主”,在规范权力和便民惠民方面再下苦功,新的一年方能交出满意答卷。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在分析节日的内涵时认为,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才有意义。如今,站在元旦和春节辞旧迎新的节点上,我们更感改革力量带给社会的变迁之巨。期待2014年惠州改革更给力,让所有民众的良愿乘着改革东风一起扬帆远航。
周欢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