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虽然中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但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利用电子礼品卡隐蔽性强且操作方便特点,仍在暗中进行送礼行贿。
在不少网民看来,电子礼品卡给行贿受贿穿上一件“隐形衣”,开辟了一条新的“腐败通道”。有网民建议,应制定网络销售礼品的规章制度,做到购卡和用卡实名制,同时加强账目核查和发票管理,而要从根上铲除送卡行贿毒瘤,则必须要为权力的健康有序运行打造“制度笼子”。
行贿受贿穿上“隐形衣”
网民“折柳沩水畔”称,用电子礼品卡送礼很好地逃脱了监管。首先,用电子礼品卡送礼,送礼人与收礼人根本无需见面,这就省去了被发现的危险;其次,收礼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礼物,可谓送礼送到了心坎上;此外,网上给出具的发票还是“劳保用品”“办公用品”,非常方便送礼人报销……
在网民“黎惜”看来,中央三令五申之下,“网络送礼”开辟了一条新的“腐败通道”。送礼者既不用亲自上门,收礼者也不再担惊受怕;收礼者只需在网络上使用“礼品册”或电子礼品卡,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将“大礼”尽收囊中。这一送礼手段既方便又安全,给行贿受贿穿上了一件“隐形衣”。
网民“向秋”说,这种新型送礼方式,如果不予重视很可能形成新的腐败风气。
电子商务管理存漏洞
博主“凌国华”认为,从商业角度讲,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送礼神器”虽然只是一种工具,但对那些“别有用心”者则具有某种心照不宣的引诱。即便抛开“钻空子”“打擦边球”的边缘行为不讲,礼品册、电子礼品卡“发票可以随便开”的乱象,仍旧暴露出其涉嫌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软肋,而“回收电子购物卡”背后的猫腻经媒体多方披露也已被社会所厌弃。堵住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等电子商务行为的漏洞,更需要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责任。
也有网民表示,电子礼品卡的出现暴露出我国电子商务管理仍有诸多漏洞,给送礼之风提供了土壤。尽管有关部门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但尚未有涉及电子礼品卡的相关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虚开发票行为仍普遍存在,给公款送礼提供了空间。
治本之策在于制度约束
网民“舒圣祥”建议,严格发票管理,让公款购买礼品卡走不了账,是消灭“送礼神器”最需补上的短板。一方面,发票登载信息越多越好,应大力推广电子发票,将交易中的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等内容详细记录在信息系统和发票票面上;另一方面,要重奖鼓励消费者举报商家乱开发票,让乱开发票的商家时时处于被举报危险之中,让其不敢乱开发票。
也有网民建议,要尽快制定网络销售礼品的规范,不仅购卡实名,用卡也要实名,不仅线下实名,线上也要实名,不仅要限制单卡金额,还要限制单卡销售数目。
网民“凌国华”还认为“电子送礼”同样不是法外之地。从本质上讲,通过“电子礼品卡”等方式进行的公款送礼行为,也是公共权力出轨的表征之一,同样亟待制度约束。完善相关制度,不仅着眼于规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而且要为权力的健康有序运行打造更严密更牢固的“制度笼子”。
博主“西风独自暖”认为,电子礼品卡火爆现象表明,虽然“八项规定”管住了官员的嘴,但只是暂时的、表象的、不稳定的,而解决公款送礼、吃喝等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彻底根治钱权交易,以权谋私。
(记者 赵东东 整理)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