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天津之后,石家庄宣布将自5月1日起在工作日早晚高峰对外埠车辆在城区限行。大城市频打“限外”牌让很多人担忧,如此效仿下去,在缓堵治污的理由之下,国内31个汽车保有量超百万的城市是不是都要进入“限外”时代。而在努力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道路上,更多城市出台车牌“限外”政策,不仅无法促进交通一体化,还可能成为区域互联互通的梗阻。
石家庄再打“限外”牌
4月18日,石家庄市交管局宣布,自5月1日起,外地车、本地货车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禁行石家庄二环路(不含)以内道路,符合条件的外地车可办理通行证。对于“限外”政策,石家庄市交管局表示,此次削减机动车总量,绝非专门针对外地车。
自今年3月1日起,天津市也已实施“限外”措施,规定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7时至9时和16时至19时,禁止外埠汽车在天津市外环线(不含)以内道路通行。这一“限外”时间段与北京一样,而北京早在3年前就已实施。
与京津两地工作日每天“限外”5个小时相比,石家庄每天“限外”时间缩短一半,但这在一些穿梭于京津冀之间的车主眼里,仍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在从燕郊通向北京的白庙检查站,一位货车车主告诉记者,他的车挂的是天津牌照,以后不仅去北京要办进京证,去石家庄也要办证,“跑个业务,办证的时间都快赶上路上的时间了。”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认为,很多路网都是由北京放射出来,北京城区外的路网还算通畅,但是如果其他一些城市也简单跟风“限外”,由于其路网本身不够通畅,再加上“限外”措施,其结果是“京津冀互联互通没实现,反而可能对区域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地方“限外”不能无底线
从北京到天津再到石家庄,“限外”政策陆续出台背后,一纸政令为何被竞相效仿?
此前,京津出台“限外”政策缘由,都是出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空气环境质量考虑。而石家庄交管部门也同样表示:“随着机动车增长和地铁建设全面开工,石家庄市区道路通行资源减少。作为分流路线的裕华路、槐安路、和平路交通流量早已大大超出了设计流量,交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已降至每小时20公里,接近国际公认的拥堵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出行。”
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全国有31个城市的汽车数量超过了100万辆。不仅是京津冀地区,全国很多城市都面临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
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交通中国项目组主任张海涛认为,在中国现阶段汽车大量增长、城市道路与环境压力剧增的大背景下,“道路交通形势严峻”不应成为越来越多城市随意“限外”的理由。
王丽梅认为,国内城市出台“限外”政策不能“自己说了算”。制定区域性的“限外”政策,仍然需要在国家层面上有统一的政策指导和法规标准,这样才能避免“一个点断了一条线”。
目前,北京、天津、石家庄的机动车保有量分别为“500万”“300万”“200万”级别,交通拥堵轻重有别。张海涛认为,各地的汽车购置和使用规则都不一样,如果一些城市在市场化手段调控后仍“迫不得已”要依靠“限外”解决缓堵治污问题,也需要根据一些车辆与道路的量化标准,在政策制定时更加全面、合理地通盘考虑,同时设定一定的启动响应条件,而不是“说限就限”或者“一限到底”。
并非只剩“限外”最后一招
在京津冀互联互通的要求下,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仍然大有可为,并非只剩“限外”最后一招。面对缓解拥堵、治理污染的需要,专家指出,要在交通“硬件”、政策“软件”方面实现政策同步,而非仅靠各地继续出台“限外”政策。
目前,京津冀正在协同力量大力打通“断头路”,努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此,王丽梅认为,在客运方面,人们可以选择的渠道较多,除了自驾车,轨道交通等方式也极为重要,因此还需要在城际轨交方面加大投资建设力度。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城际通行政策上也需要大力打通互联互通的梗阻。天津市发改委主任张志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津两地同城化、双城记,两个城市很多政策要互认,互不排除。比如我认为北京和天津不该把对方的车视为外地车辆,两个城市应协商一下,实现车牌的互认。”
还有环保专家表示,为了防止大气污染,京津冀城市要努力做到汽车尾气排放监控处罚的一体化,以及汽车油品一体化,而不仅仅是对外“一限了之”。“北京的汽油已经达到第五阶段排放标准,而河北等地还刚刚达到国四标准,而且一大批存量汽车的排放标准以及油品质量仍需大幅提升,这些都需要完成区域治理监控的一体化。”中国环科院车用燃料及添加剂实验室主任岳欣此前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