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就业季。这个夏天,人数创历史新高的727万大学毕业生,再度让“就业难”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话题。
面对牵动中国数百万家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媒体多冠以“史上最难”或“更难”来形容就业形势之际,纠缠中国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更需要洞悉症结的冷思考。
一边是大学生“怀才不遇”,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则是一些企业“求贤若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并存,凸显着谋求经济转型的中国正经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
一边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后抱怨“学非所用”的尴尬,另一边则是一些大高校不顾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大学如何对接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拷问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另一边则是一些用人单位在户籍、性别、年龄等方面设置五花八门的就业门槛。年年批驳却年年凸显的就业歧视,似乎成了就业季里驱之不散的阴霾。
……
如今,“金三银四”的招聘高峰时段已过,手捧简历的毕业生们正在漫漫求职路上做着最后的冲刺。今日开始,中国新闻网将推出“就业季”系列稿件,走进那些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多角度剖析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这个夏天,727万中国大学生将迎来自己的毕业结点。继去年“最难就业季”后,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今年被舆论冠以“更难就业季”。专家分析,连年困扰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阵痛,催促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727万毕业大军逢就业难 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距毕业离校不足50天,在北京一所大学法律专业读研的魏青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毕业出路。公务员考试落榜,赶场参加招聘会,网投简历鲜有回应……三年前本科毕业时的求职艰难再次在魏青身上上演。
“三年前考研是为了提升求职资本,但是,没想到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魏青说,现在有点后悔当年的考研决定,因为求职经历让他发现“读三年研究生不如有三年工作经验”。
在魏青本科毕业的2011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有660万,三年过去,今年像魏青这样的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727万人。然而,与屡创历史新高的毕业生规模相对应,还有用人单位岗位供给的有限。
以高校较为集中的京沪为例,据官方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1.5%,签约率不到5%的高校仍有11所。在上海,截至5月10日,高校应届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2.8%,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继去年的“最难就业季”后,人们将这个夏天称为“更难就业季”。
在舆论对于今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被认为是就业市场“一岗难求”的大背景。但是,在专家看来,连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症结在于当前中国经济结构造成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大学毕业生就业很困难,但是农民工、保姆就业很容易,而且现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工资比农民工、保姆都要低。这说明我们的生产结构有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近日发出这样的感叹。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车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创造更多的是生产性岗位,给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即使是在经济增长形势较好的年份,大学生的就业岗位供给也不是很好,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结构停留在比较低端的层次,所以就业市场往往出现农民工、技术工人‘用工荒’,大学生却有了‘就业难’。”
“中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45%,美国的这一占比将近80%,而服务业是大学生就业最多的领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表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已是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必然要求。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