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在为民众提供了一条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渠道的同时,也表明,民众渴望更多常态化的疏解之道,渴望公权力打破封闭运行的格局,更多地晾晒在阳光之下,接受社会监督。
据报道,8月5日,湖南经视《经视问政》第八期节目播出,节目曝光了衡阳县西渡木材检查站站长和副站长涉嫌执法犯法,不仅违规经销木材,而且还涉嫌无证运输。对此,衡阳市市长周海兵当场决定将二人停职。这一表现,获得了现场嘉宾和众多网友的支持,但也有人撰文提出,“电视问政不该成为审判场”。
市长一声“先停职”,在获得嘉宾与网友点赞的同时,也引发公共舆论的很多思考。客观而言,这些质疑并非没有意义。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潮流、法治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的语境下,权力运行必须体现程序正义,也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电视问政”同样应该依法问政,不能越俎代庖,替代严肃的组织程序。
不过,似乎也不能过于匆忙地否认“电视问政”的诚意,更不能将“电视问政”“广场问政”等做法指为“官员秀场”。
让官员到电视或者广场等公开场域接受公众质询,应该说,是权力运行公开的一种有益探索。一者,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公共讨论的平台,可以就一些公共议题表达诉求、质询官员、解决问题,即便一时不能求解,也会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事实上,从诸多实例可见,民众对此热情很高。再者,对于那些久已习惯“关门决策”的官员来说,众人围观之下,也缩短了与民众良性互动的距离。公权力的责任在公共事务、公共利益,本来就该向公众公开透明,解释、说明,再解释、再说明,并在一次次的攻防互动中,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赢得民众的信任。
此外,官员现场接受质询,也会产生一种强大的气场,倒逼更多的官员恪尽职守,服务民众。看似接受质询的只是少数官员,实则已使得当地政府官员产生了整体性的压力与焦虑。无论是台上的脸红、流汗,还是台下的紧张、难堪,其实都源于民意的力量。而焦虑的缓解,既有赖于官员规范权力、约束行为,也离不开民众持续强化的监督和表达。凡此种种,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官场生态。
从2005年兰州“一把手上电视”起,电视问政已成为各地民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这一做法,在为民众提供了一条面对面解决问题的渠道的同时,也表明,民众渴望更多常态化的疏解之道,渴望公权力打破封闭运行的格局,更多地晾晒在阳光之下,接受社会监督。对于这样的“问政饥渴”,地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顺应民众的诉求,以最大的诚意,积极探索电视问政之外的权力监督常态化制度。
说到底,“电视问政”只是权力公开运行的一个途径,而非全部。事实上,若想真正做到约束权力、规范权力、扎紧制度的笼子,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公众参与,积极回应民众监督,而不仅仅是处理一两个问题官员。
[责任编辑: 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