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取得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我国从一个人均收入连世界上最贫穷的非洲大陆国家平均数的三分之一都还达不到的落后国家,变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的国家,对世界的发展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过,自2010年以来,“中国崩溃论”的声音又此起彼伏,很多国内和国外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在过去快速增长中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中国经济是将持续高速增长,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即将崩溃?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只看中国内部,更要放眼世界。因为在2010年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时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要分析中国持续发展的前景,必须以整个国际经济的形势作为切入点来分析。
只要清楚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是由国际周期因素造成的,要稳增长只能采取反周期的措施,只要利用好中国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资源,未来几年达到政府提出的7.5%的经济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国内外一些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感到悲观,认为中国经济从1978年到2013年已经持续了35年9.8%的高速增长,在人类经济史不曾有过,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8%—10%的经济奇迹也就维持了二十几年,之后降到7%以下,甚至只有4%或更低。他们认为,中国没有办法违背这个历史的自然规律。
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是由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驱动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有后发优势,用好这个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数倍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技术、产业水平,根据可比的最新跨国统计数据,按照2008年的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大陆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美国的21%,相当于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初,新加坡在60年代中,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在70年代中跟美国的差距水平。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等在跟美国同一差距所代表的后发优势的水平上,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8%—9%的增长。所以,从后发优势的潜力来看,中国大陆从2008年开始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潜力,挖掘这个潜力需要很多条件。首先,必须维持社会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任何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其次,经济增长必须有竞争优势,才能激励后发优势。有竞争优势,才能维持经济的不断增长、产业的不断升级。发挥竞争优势的前提又是什么呢?就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如果产业、技术都符合这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就会有竞争优势;扩大国际国内的市场,积累资本进行产业和技术升级,就可以利用跟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减少技术差距,降低产业升级的成本。
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的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应该都能达到。十年内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需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7.2%,2011—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比较高,后续只需要6.8%的经济增长速度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再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现在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5%,加上6.8%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3%,我们有8%的经济增长潜力,只要把我们的增长潜力和增长资源用好,7.3%的年均增长率应该也是可以实现的。
201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是4400美元,翻一番是8800美元,如果能维持7.3%的经济增长,在国际上属于高增长,发达国家在未来几年增长相对疲软,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会比发达国家高5个百分点以上,那么人民币必然会升值。如果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很可能到2020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将达到12500美元。按照国际上的统计指标,如果人均收入达到12500美元,那就是高收入经济体。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从低收入发展成高收入的经济体只有两个,一个是韩国,一个是中国台湾。很可能到2020年,我相信最多到2021年或2022年,也就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政中国的这十年,中国就可以成为高收入国家,创造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
前面讲到,从2008年开始中国经济还有20年8%的增长潜力,也就是到2030年左右。按照前面那些东亚经济体的经验,同样在人均收入水平是美国21%的基础上,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的人均收入变为美国的65%,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54%,韩国达到美国的50%。如果中国也把上述后发优势的潜力发挥出来,很可能到2030年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人均收入将是美国的50%。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如果人均收入是美国的50%,经济总量将是美国的两倍,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作者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