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巨头集体变轨 百货何去何从

2015-01-08 13:56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宇)正如热映的电影《一步之遥》的开幕词:To be or not to be本是莎士比亚的问题,却成了马走日的问题,也是百货业的问题。目前,甚至有着百店目标的百货巨头也对百货行业有了迟疑。这家企业频频关闭门店的现实,让蛰伏在市场低迷期的百货业生存雪上加霜。从去年底,王府井百货、首商集团等百货巨头发布的战略来看,百货业态也未被列入集团重点发展业态。在商业新常态下,增长乏力难以冲出“围城”的百货业态正在被排挤到边缘地带。

  百货业上一轮低谷期发生在十年前,外资百货抢滩中国市场后,危机感让中国百货企业加速跑马圈地。不过,快速的市场扩张让百货业收获了规模忽略了消费者。由于采用联营模式,不掌握价格话语权的百货业难以灭掉价格虚火,品牌的同质化造就了“千店一面”。

  首商集团常务副总裁傅跃红表示,在自营关系中,消费者、品牌商与百货店三者本是互为供需关系,但联营模式下,品牌商与百货店同为供方。供方市场中,品牌商与百货店合作基本建立在联营或租赁合同基础上,这种合作双方更多地把精力放在相互利益博弈中,很难形成双方共同聚焦于研究市场变化等核心要素。百货企业丧失了对市场的敏感性和即时反应,品牌公司形成库存积压或服务配错,增加了双方的经营风险。

  在首商集团不久前的战略大会中,明确了今后两年将加力发展奥特莱斯和购物中心朝阳业态。王府井百货也表明不再以传统百货的经营模式开店,并将发展重点转投购物中心与奥特莱斯业态。越来越多的百货企业尝试增加跑道扩充盈利点,1月4日,重庆百货筹备发起设立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批。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家企业开始了频繁的收购行为,拿下重庆商社电子销售有限公司和重庆商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大股东三胞集团的助推下,南京新百接连拿下英国弗雷泽百货、南京兴宁实业、南京瑞和商贸。天虹百货尝试多元跨界开设购物中心与便利店。

  一线市场单体百货去年增量达到历史最低,北京市场自老佛爷百货入市后再无新增百货。弱化传统百货的百货巨头,未来将以“店中店”形式开店。即便是外资百货也在重新审视百货业。外资第一店百盛日前斥资14亿元购买了青岛购物中心,这家企业的重心也出现了转移。

  也许在商业不发达的低线市场,百货业还有生机,但电商下乡后似乎前景也不够乐观。阿里巴巴此前宣布拟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京东在全国1000多个乡镇刷了8000多副刷墙广告,未来三年,“京东帮服务店”将在全国区县铺开,以期达到千余家。京东还宣布下乡进村的“星火试点”、“千县燎原”计划,在全国的55个试点县进行探索。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