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 正文

范一飞:大力完善金融基础设施

2015-06-26 13:24 来源:财新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上海应抓住“自贸区发展”、“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改革开放加速”三个历史性新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发言。 王攀/财新记者

  【财新网】(记者 王力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6月26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并始终大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阶段,必须牢牢抓住“自贸区发展”、“科创中心建设”和“金融改革开放加速”三个历史性新机遇。

  范一飞指出,目前上海大力推进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以央行上海总部发布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境外融资为标准,建立以资本约束机制为一体的本外币一体化统一的境外融资规模。通过风险转化等宏观审慎管理手段,实现了简政放权和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同时不断推动上海金融市场创新发展。推动人民币合格境外合伙人试点,推出人民币远期费率协议,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清算业务。努力提高上海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率先开展人民币资金池和跨境公司境外人民币放款试点。鼓励外汇业务产品创新,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业务管理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外汇支付试点,支持货币基金公司开展人民币外汇期权及业务试点,推动人民币海外投贷基金的运作。

  2015年一季度,上海自贸区人民币跨境使用累计金额达到583.67亿元。1-5月份,上海地区的人民币跨境金额达到1.01万亿元,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当中排第一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初步显现。”他表示。

  他续指,国际经验表明,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当中通常伴随着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既是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币国际化先行先试的排头兵,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

  范一飞强调,“科创中心的建设为上海金融发展提供新的、更具可持续的增长点”。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推动设立科技专业金融部门,鼓励金融机构与金融园区、科技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探索投贷联动试点,促进创新创业,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的支持作用。充分发挥战略新型板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担保作用。

  金融基础设施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关键,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制基础。

  范一飞称,金融法制建设主要在国家层面进行,但上海可以先行先试,以自贸区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为重点,制定地方法规,创新各类金融业务和金融对外开放的活动有法可依。同时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

  要建立安全、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产品登记、托管、交易、清算、结算的制度。目前,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PS已经基本完成一期系统开发,正在进行测试,计划于今年四季度拓展运行。这一系统将为境内外机构营造更加高效、更加便捷、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以便利人民币全球使用。

  同时要加强市场化征信业发展。“目前我国征信业过度依赖人民银行的征信体系”,范一飞强调,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上海应大力推进征信机构多元化发展,支持有实力的机构做强做大,积极发展新业态,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鼓励适度竞争。

  此外还要强化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权益保护。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是金融投资者和消费者集聚之地,完善的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保护机制是良好金融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会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建立健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多部门对接机制。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充分披露产品信息,充分揭示金融风险,将消费者保护范围扩大到新兴金融领域。

[责任编辑: 王君飞]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图 片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