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2016年贬值幅度已超过6%,2017年人民币仍面临贬值压力似乎也已成共识。担心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不少居民选择购买外币,尤其是美元资产以实现资产保值。不过,彭博社援引经济学家对“美元热”的警告称,即使是美元走强预期下,也不可盲目投资,因为美元资产的潜在投资回报“比想象中更有限”。
美元产品吸引力大增
据路透社报道,在上海生活工作的张玉婷(音)虽然只去过一次美国,平时也很少用到外币,但她还是把一部分银行存款存成美元。她的行为反映了目前的一阵“美元热”。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1月国内家庭外币存款净增56.5亿美元。2016年前11个月,中国家庭所持有的外币银行存款增加近32%。
除美元存款,美元理财也受到追捧。彭博社称,招商银行近日在上海发售的一款年利率2.37%的美元理财产品在短短60秒内即告售罄。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子公司NatWest Markets经济学家胡志鹏表示,尽早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似乎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他估计,如果不出台新的管控措施,未来一个季度中国家庭的外汇购买规模可能达到每月150亿美元。
彭博社称,此类美元基金产品发行数量的增长及售罄的速度说明,出于资产保值考虑,中国居民对外币需求激增。
目前,中国投资者投资美元资产的方式包括增持现金美元、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购买美元计价的海外保险,投资美股以及投资美国市场的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和公司债券等。相比直接购买股票债券或其他指数化金融衍生产品,购买美元理财被认为风险更低,而收益高于美元存款。目前,银行发行的美元理财产品1年期产品年化收益在2-3%之间。
人民币贬值是最大诱因
美联储14日宣布加息后,美元指数一度突破103点的历史高位。受此影响,人民币汇率再次跌破6.9。1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即期汇率收报6.9450,较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盘价上涨97个基点,结束三连跌。
根据美国财政部15日发布的数据,截止10月底,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减少413亿美元,至1.12万亿美元,从而将最大美债持有者的位置让给日本。分析人士称,自2014年初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已减少了25%, 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央行出售美元以稳定人民币汇率。
在17日举行的《环球时报》年会上,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美元升值速度较快,各国货币都在大幅贬值,但相比之下人民币贬值的还是最小的,只是对美元有贬值。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不应该是贬值货币,相反,它可能是强势货币。
购买外币资产须理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基于人们对美元增值的普遍预期,购买以美元计价的各种资产已被视为财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手段。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1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老百姓如未来有美元刚性需求,如境外消费、留学等,在人民币对美元存有贬值预期的情况下配置一部分美元资产没有问题。但目前众多居民出于投资或者投机心理去银行换汇,是不推荐的。
“虽然美元上周触及14年高位后有所滑落,但仍在历史高位。美元已经上涨太多了,老百姓现在换汇很有可能换在高位上,将来不得不面临美元回调甚至突然大幅下跌的风险。”刘东亮表示,与高收益对应的是高风险,“外汇市场跟股票市场一样,有涨有跌,风险并不比前者低。”刘东亮建议非专业人士不要贸然进入外汇市场投资。
东吴证券高级分析师邓文渊1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临近年终,市场资金偏紧,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回升,很多已经回涨到4%以上。“各大银行的美元理财产品目前的收益率为2%左右,但是额度紧张,不一定能买得上。而且除去换美元时的各种费用,如果最后以活期存款的形式放在账户上的话,其收益率还比不上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邓文渊表示,老百姓通过换美元的方式实现短期内明显收益的期望并非一种理性心态。
[责任编辑: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