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经济观察

证券时报:IPO减速只能让A股变成一潭死水

2017年06月15日 15:42:12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熊锦秋

  目前各方对IPO的观点比较对立,从网上评论来看,不少散户支持暂停或减缓IPO。笔者认为,基于个人短期利益来看IPO节奏,观点难免偏颇,若从市场、从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看IPO节奏,才能做到比较公正。

  在一些散户看来,只要能推动股市上涨、能让他赚钱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只是,一些投资者现在拿的股票动不动就上百倍市盈率,缺乏投资价值,要让他们赚钱,就只能通过零和投机游戏找到更傻的傻子、以更高的价格接盘才能赚钱。但如果只是投资者之间尔虞我诈、零和游戏,那么有人赚钱、就必然有人亏钱,即使大牛市期间多数投资者账面盈利,这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等投资者去兑现利润必然发现那只是一场空。

  新股炒作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投机、操纵、题材等哄抬下,新股上市后连续涨停,市盈率炒成市梦率,有人美其名曰上市公司有高成长,但现实中还难看到几家上市公司实现高成长。说到底,新股炒作的最根本依托就是物以稀为贵,新股价格受IPO节奏、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最为巨大。

  一些投资者总想利用新股的高弹性来赚快钱,高位买完新股之后就希望来几个涨停板,只是新股内在价值不足,要维持高股价,投资者就只能期盼IPO维持较缓节奏;也即一方面有些投资者希望买到最新上市的、嘎嘎新的新股,另一方面又巴不得IPO立马暂停,好凸显新股的稀缺性,对这些投资者而言,监管层要调控IPO节奏、恰到好处满足其要求,实在是过于高难。

  让IPO减缓或暂停,堵上A股市场进口,既影响服务实体经济融资,还有碍于A股竞争氛围形成,让A股变成自娱自乐、每况愈下的一潭死水。美国股市的成功,就是让一些站在时代潮流的好公司源源不断上市,同时将一些平庸公司淘汰出局,通过持续不断换血,股市中的上市公司基本将社会中的精英公司囊括进来。A股市场又岂能让现在3000多家上市公司长期垄断上市地位?况且,A股供给不足哄抬高股价,大小非将更多股票高抛给社会公众,将有越来越多社会公众受害。

  散户在投机博傻的零和游戏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散户投机炒作注定输多赢少,面对当前股市局面,不适应的散户要不退出股市,要不交给专业人士打理,要不转而投资那些业绩比较好、确定性比较强的股票。散户要赚钱,只能赚上市公司的钱,若公司经营业绩过硬,其分红甚至超过银行利息,又有何惧,即使套牢也只输时间不输钱。

  假若投资者都本着投资观念,远离高市盈率题材股、次新股,都去投资好公司,那么好公司的价值得以挖掘,更多的股市资源将配置在好公司上面,可以为股民创造更多财富。而次新股不再被投资者无脑追捧,估值降下来,与二级市场老股差不多,那么有些新股以目前23倍市盈率发行就可能发不出去,由此市场就会对IPO产生自我保护能力,IPO节奏也自然而然可以实现市场化。

  监管层维持IPO一定节奏,其最终目的或许也就是要降低新股稀缺性,让投资者以内在价值来评估新股定价,通过培育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来优化资源配置,为投资者创造更多财富、实现多赢,彻底扭转之前A股的零和游戏局面。

  当前市场和媒体舆论基本都倾向于维持一定IPO节奏,基本达成共识,对此韩志国先生却称“新股IPO的利益链条已经充分显现”。笔者也痛恨企业与中介机构狼狈为奸包装上市圈钱,认为这才是应该遭到抨击的“IPO利益链条”,但对于企业本本分分履行必要信息披露、没有包装的上市,对此不宜过多指责。事实上,赞成IPO维持一段节奏的媒体或市场人士,未必就属于IPO利益链条,他们更希望在市场的自我选择下,IPO无疾而终、实现暂停;恰恰相反,那些参与新股炒作、呼吁暂停IPO的人,不知不觉成为IPO利益链条一部分,没有他们对新股的无脑投机,一些新股根本就发行不出去。

  屁股决定脑袋,只有坐在最广大公众一边,对IPO的观点才能公正独立,否则就可能让利益扭曲立场。

[责任编辑:郭晓康]

特别推荐
点击排名
聚焦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