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平衡布局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步伐缓慢。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政策创新,不失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表示,当前京津冀三地在科技研发实力、资源环境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甚至无形的品牌效应等方面尚不平衡,让企业保留北京身份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
“协同创新,共赢未来”八个大字下,来自北京的22家医药企业代表手持红色外皮的崭新合同书,见证了期待已久的“一体化”时刻。19日上午,北京与河北签订京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由京冀两地共建共管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落户河北沧州渤海新区。入驻该园的北京药企将保留“京籍”。长期难以割舍“北京造”政策、品牌与市场优势的北京企业,开始成批地走上“主动疏解”之路。
企业之喜
告别京外建厂的“身份歧视”
“留京,诸多生产环节受限,空间资源紧张,已经无法发展;去外地办厂,要在当地申报审批,还会失去‘北京药’的品牌效应和部分首都市场。”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立一语道出北京产业疏解中的共同困惑。
记者在四环科宝、万生药业等首批签约入驻沧州的北京知名药企看到,在其原有的狭小厂区内,企业已经开足马力,增产扩容的空间微乎其微。“企业从2008年至今产值增长了约20倍,现在最苦恼的不是增长速度能否创新高,而是在北京已没有支持高速增长的生产空间。”北京万生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河说。
“面对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诸多环节在京发展受到制约,较多新药产品难以落地和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现实难题,在京外集中建设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迫在眉睫。”北京市经信委主任张伯旭说。
2014年5月,北京市经信委联合北京市食药监局拟在天津、河北协作区域内选址建设北京生物医药专业园,北京市多次组织有意向的企业在津、冀地区调研,最终选定渤海新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当地建厂必须在当地注册和监管,以往这个政策始终没能突破,绝大部分企业望而却步。”北京市经信委副主任王颖光说,这个新产业园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思路建设,让企业保留“北京身份”的政策创新已征得国家有关部门初步同意。
解决了身份“难题”,产业园迅速得到北京医药企业的积极响应。目前有入驻需求的企业达到47家,涵盖北京市化药企业中双鹤、万生、协和等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重点企业。首批签约入驻的22家企业,总投资达到61亿元。
园区之新
京冀共同收获多重“利好”
“对于北京,这个产业园既促进了产业疏解,又完善了生物医药产业链;对于渤海新区,一批北京企业入驻带动了园区产业升级和就业;对于入驻企业,将拥有更大的生产空间和更低的生产成本。”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说,一个产业园让京冀两地收获了多重“利好”。
“此次合作有助于提升北京市高端品牌药、独家及大品种药物的市场规模,提升‘京药品牌’市场竞争力。”王颖光说,从长远角度看,合作园区还将成为北京市即将上市的一批新药品种落地转化和规模化生产的重要承载空间。
记者在河北渤海新区调研时看到,为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的6.1平方公里土地已经处于待供状态,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5万吨级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投入使用,固体废物燃烧填埋场全面开工,新建了学校、医院、文体设施……用沧州市委副书记,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丁绣峰的话说:“整个园区万事俱备,欢迎越来越多的北京医药企业入驻!”
“北京企业都有‘恋京情结’,我们以往的招商效果都不理想。”河北渤海新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党组书记张召堂说,如今,政府间统一组织对接,企业深入创新洽谈,再加上政策创新的东风,让一切发生了改变。
协同之路
政策创新成重要杠杆
“京津冀产业平衡布局雷声大雨点小,一直步伐缓慢。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政策创新,不失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张贵表示,当前京津冀三地在科技研发实力、资源环境禀赋、基础设施条件、甚至无形的品牌效应等方面尚不平衡,让企业保留北京身份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打破了政策创新的瓶颈和“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将优惠政策延伸到属地之外并将政策创新作为撬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杠杆”,引导了企业探索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京冀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不是简单的搬迁和转移,而是北京创新资源的外溢,同时为京津冀下一步产业协同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朱宏任说,这个产业园的很多经验值得研究借鉴,甚至可以广泛地应用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相关工作中。
文/新华社记者 任卫东 孔祥鑫 阳娜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