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音乐会及晚宴在鸟巢文化中心举行 胡科 摄
1.5万余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向公众开放
【产业·公司】鸟巢用最后一块“自留地”孵化创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雪莲 | 北京报道
从最初规划开酒店,到经过近4年时间的多次论证以及一年多的装修筹备,“鸟巢”赛后利用又出新招,开始“创客”了。
3月21日,国家体育场(鸟巢)在京发布扶持“创客”方案,用最后一块预留功能性用地打造的一个1.5万余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向公众开放。文化中心位于鸟巢场馆的北部,负一层和一层被打造成为具有多功能性质的展示大厅,供会议、会展和新闻发布,三、四层则是设计独特的办公、会谈功能区。风格独特的咖啡馆、中西式餐厅、带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工作室、随意摆放的创意雕塑、奥运图片展、时尚书籍书柜等,已经将这个中心装饰得潮味儿十足。
摒弃酒店计划 ,打造“体育经济孵化中心”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问题一直是世界难题,体量巨大的鸟巢尤为艰难。此前,鸟巢在奥运会结束的7年间进行了多次场馆的改造利用,陆续开设了纪念品店、饭店、展览馆等项目,并举办了冰雪季、驻场表演等,也曾想引入酒店项目。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体育场(鸟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通过多业并举,多元化经营,鸟巢已连续多年实现自负盈亏、收支平衡了。”
鸟巢文化中心最独特之处在于,欲将其打造成为“体育经济孵化中心”,“即类似于中关村、硅谷的IT产业孵化基地。鸟巢除提供孵化园区的办公场所以外,还协调政府提供工商注册、税收优惠等相应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文化中心的部分空间将向公众免费开放,游客在这里也可以欣赏到最新最潮的艺术展;而企业则可在此交流洽谈,租用办公场地。
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出台。鸟巢文化中心正好借此背景应运而生。打造成资源整合、创新体育经济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成为鸟巢支持文创而摒弃酒店的最充分理由。
鸟巢负责向政府申请政策和资金
李爱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企业有创意有想法,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支持和投资认可。而鸟巢可以更多地为文化体育产业和文化创意交流提供服务,包括向政府申请政策及投资资金,把金融家、企业家、投资者对接到这里,搞项目推介培训推广活动。
目前,鸟巢文化中心已经与北京产权交易所、华奥星空、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体育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等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而作为鸟巢文化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中心聚集了一批成功企业家。以众筹方式搭建起的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平台“亮·中国”秘书长于洋表示,导师队伍正在大规模的招募中,其精英导师来自于文化、体育、科技、金融、研究院、商学院等领域。鸟巢将成为创业者的聚集中心和创意中心,成为专注服务体育文化创意行业创新创业企业的孵化基地。
[责任编辑: 王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