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沪深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融资融券业务开张前3天,融资偿还额出现激增,并于4月2日首超当日融资买入额,显示出不少投资者在融资买入股票后,已经选择获利了结。
此外,融资融券试点开闸三日以来,交易规模始终维持在低位且增长乏力,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内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的业绩贡献极为有限,投资者不宜高估。
部分做多投资者获利了结
自3月31日以来,融资融券业务开闸已经4个交易日。沪深交易所公布的前3日交易概况显示,融资偿还额逐日激增。3月31日两市融资偿还额仅有5.53万元,占当日655.09万元的融资买入额比例不足1%;4月1日,融资偿还额飙升至234.27万元,较前一交易日环比激增41倍;4月2日,两市融资偿还额继续上升至694.58万元,环比增加2倍,首超当日641.86万元的融资买入额,显示出不少投资者在前两日融资买入股票后,已经选择获利了结。
值得注意的是,融资融券业务试水初期,成交量增长乏力。4月2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为1321.29万元,虽然较开闸首日有所增长,但与4月1日的1374.61万元相比,环比萎缩4%。从融资业务看,4月2日融资买入额仅为641.86万元,不仅低于开闸首日的655.09万元,与4月1日的954.83万元相比,环比也大幅萎缩三成;4月2日融资余额为131.87万元,较前一日环比下降4%。从融券业务看,除了开闸首日有投资者融券卖出13只股票外,此后两天出现了做空“真空期”,融券卖出量呈现零交易。
券商业绩增量不宜高估
可以看出,融资融券试点开闸三日以来,交易规模始终维持在低位,并且增长乏力。这与近期以大盘蓝筹股为首的标的证券上下徘徊,市场观望情绪较浓厚不无关系。此外,也有可能恰逢清明小长假,投资者对利息费用等交易成本亦有所考虑。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投资者对相关规则与风险的逐渐熟悉,并待股指期货推出或市场波动加剧时,融资融券交易量有可能进入稳步增长通道。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分析,目前融资融券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一个认识和熟悉的过程,因而投资者普遍抱相对谨慎的态度,预计在证券金融公司等转融通公司尚未成立以前,其市场规模都会比较小。不过,朱宁认为,由于中国目前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内资本市场投资途径有限,相比国外,国内投资者的投机意愿较强烈,这种热情有望助推融资融券迎来一段高速发展期。
对于此前市场寄予颇高期待的券商股业绩大幅增加,海通证券融资融券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估计今年以内融资融券业务对证券公司的业绩都不会有很大贡献,但以后随着投资者融资、融券需求增加,规模逐渐增大后,对券商业绩贡献还是较为可观的。西南证券研究所王大力也指出,目前融资融券尚属试点初期,投资者存在一个由观望到逐渐参与的过程,且对标的证券及投资者亦有较高要求,短期内对券商业绩的提升作用不宜高估。由于券商目前自有资金充裕,尚未在创新业务过程中开始使用财务杠杆,所以试点初期融资融券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投资者。从中长期来看,融资融券能够改变目前券商资金过剩的局面,改善券商业务结构,弥补佣金率下滑趋势的负面影响。(记者 张雪)
[责任编辑: 程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