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金融  > 正文

警惕大量吸费二维码

2014-03-14 09:26 来源:北晨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你可能获取了商品信息,但你账户里的钱也可能瞬间被盗。据360统计,2013年手机病毒增长5倍多,74%的手机木马会给用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二维码变身吸费木马包

    “邻居警察说最近要警惕扫二维码诈骗。”白领小双没想到,警察竟然会关注到这个领域。警察提示她:“通过一些打折活动信息,吸引人来扫码,然后支付宝、微信或者信用卡信息就会被盗,带来损失。不久前已经破获了一起二维码诈骗案。”

    实际上,二维码诈骗已成一条成熟的黑色产业链。来自湖北江夏区的朱女士表示,她在网购时看中一款500元毛衣,拍下后,卖家以送红包为由,发过来一个二维码,朱女士扫码后发现,不仅没有拍成衣服,网络支付现金3.9万元还被吸走了。

    360手机安全专家表示,这样的二维码实际上是一个吸费木马包,不法分子通过简单的二维码生成器便可将木马程序隐藏进二维码中,再通过假淘宝店铺,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和送红包等手段,吸引用户购买,一步步将受害者引入吸费陷阱,只要受害者扫了二维码,就有可能钱财不保。

    扫码器不能识别恶意网址

    “二维码制作根本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进行。”360安全专家表示:“此外,二维码之所以现在迅速增长,是由于多数二维码扫码工具并不具有识别恶意网址的能力,只是简单将二维码翻译成网站地址。这就给恶意程序通过二维码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恶意二维码目前也是钓鱼网站在手机上传播的重要途径。”  

    专家对此建议,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信息,如果扫描二维码后打开的网站要求安装新应用程序,不要轻易安装;遇到交易对方有明显古怪行为的,就应当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对方的说辞;保持设置手机开机密码的习惯;“电子密码器失效”、“U盾升级”等属于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术语;出门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及手机放在同一个地方;一旦手机突然没有信号,在排除了信号问题和手机故障后,要查询SIM卡是否被他人补办,并将支付平台内的余额转出;使用安全软件进行防护。

[责任编辑: 陆金茂]

相关信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