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金融  > 正文

北京地铁1号线发车间隔再缩5秒 年底望2分钟来一趟

2015-02-05 10: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昨天,据北京地铁消息,年底1号线信号系统将完成升级改造,最小发车间隔有望再次缩短5秒钟,达到2分钟一趟的标准,成为全网最短间隔。据北京地铁介绍,1号线信号系统改造将于年底完成。交通部门预算,此次系统升级投资在十四五亿元,可以保障1号线在未来20年的稳定安全运营。信号系统改造后,1号线的最短发车间隔也具备缩短至两分钟的能力,创世界城市轨道交通最小等量级。

    北京地铁设备部副部长张良介绍,和所有设备一样,信号系统也存在使用寿命,一般是15年到20年。目前,地铁1号线的信号系统已接近使用寿命的极值,因此必须升级改造。据介绍,1号线上一次信号系统升级是在1997年前后,本次升级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上半年。2013年3月,地铁1号线信号升级改造正式开始。对一条正在运营的线路进行改造并非易事,需要改造的设备从列车上、轨道旁到站台上、车辆段,再到北京地铁控制指挥中心。今年即将完成的改造,则让地铁1号线全面升级为CBTC(移动闭塞)信号系统,自动化控制水平更高,列车发车间隔也能继续压缩。

    改造之后,1号线将采用CBTC系统。平均每5秒钟,列车将根据车载电子地图自动上报行踪,调度中心实时下达行驶命令。新系统可以实时校准列车车轮位置,确保列车位置的精准度。同时,列车上还能自动防护列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此前,北京地铁公司曾介绍,安全距离有效控制之后,地铁列车的发行距离才可以缩短,否则有和前车撞上的风险。信号升级改造之后,1号线即具备将列车间的发车间隔缩至2分钟的能力。目前,地铁1号线工作日日均客流超过百万,缩短停车间隔意味着每天可以运送更多的乘客。由于1号线可与多条地铁线路换乘,列车缩短间隔之后,也会对其他地铁线路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地铁缩短间隔都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

    此外,新系统还将预留屏蔽门的接口。随着今年1号线启动屏蔽门安装,今后信号系统不需要再改造,经过与屏蔽门的接口调试,直接可以实现与屏蔽门系统的连接使用。(记者 刘珜)

[责任编辑: 陆金茂]

相关信息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