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金面紧张的形势还在持续。11月1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连续5日上涨,处于10月以来最高位。为给市场“解渴”,央行同日超额续做302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然而,MLF只能解得了“近渴”,长期的资金需求恐怕还要降准等操作来满足。但出于去杠杆、稳汇率等考虑,央行对此颇为谨慎,业内人士普遍预计,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几率微小。
市场资金成本走高
市场流动性的紧张局面已推升资金成本进一步走高。11月16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上涨,隔夜品种上升0.01个百分点至2.257%,连续5个交易日上升,继续位于10月以来最高位;7天期Shibor上升0.013个百分点至2.428%;14天期Shibor上升了0.005个百分点至2.574%。
长期拆放利率也延续上行趋势,3月期Shibor更是领涨0.017个百分点至2.9125%。其余利率品种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方面,截至记者发稿,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小幅升至2.2672%;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升至2.5489%;14天期回购利率升至2.988%。质押式回购利率较上一交易日整体有所抬升。
事实上,由于市场流动性趋紧而引发的资金成本上行,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此前10月,银行体系流动性遭遇了一波反季节紧张,即在往年资金面不太紧张的10月下旬,今年却出现了持续的资金面紧平衡态势。这种“紧平衡”被一些市场人士视为央行有意为之的举措,也悄然提升了银行间市场的资金成本。中信证券债券分析师明明分析指出,从价格上来看,央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利率稳定不变,体现了中性的态度,但在“锁短放长”的操作思路下,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综合资金成本已被抬升。据中信证券测算,在今年8月央行相继重启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后,逆回购的加权操作利率已明显抬升,目前约为2.35%,超出7天期逆回购利率2.25%的水平。而MLF的加权操作利率也升至2.91%,超出3月期MLF的水平。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