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经贸  >  农业  > 正文

2014“三农”三问:农产品如何吃得更好 更放心?

2013-12-23 09:31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安全,从源头开始

  嘉 宾:

  殷扶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区委常委)

  赵海伶(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海伶山珍商贸公司总经理)

  王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系主任)

  廖水长(江西安远县赣之源果业发展合作社理事长)

  1.消费者信心为何不足?

  农产品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重塑消费者信心,政府要从全产业链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记者:这些年监测数据显示,农产品质量总体是安全的,但为什么不少消费者仍觉得吃得不放心?

  殷扶炯: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是有保障的,但确实还有短板,形形色色的质量问题仍时有发生。比如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产地重金属污染和假劣农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赵海伶:消费者对市场缺乏信心,与个别事件被过度放大、过度解读相关。一些不实消息被炒作“发酵”,个别问题被过度放大,就成了整体性、普遍性问题,使消费者的认知与事实产生了偏差。

  王志刚: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是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已进入生存型和发展型交汇期,这个阶段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已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转变,对于农产品是否安全、是否有益于健康变得非常“敏感”。与此同时,我们对于消费者的风险教育做的还不够,使得很多消费者,在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信息面前不知所措,常常“宁可信其有”。

  记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重塑消费者的信心?

  殷扶炯:确保农产品质量是政府的责任,重塑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信心,政府要做到全盘考虑,特别是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进行制度设计。拿我们利州区来说,区与乡镇、乡镇与村都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乡镇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赵海伶:面对社会化的大生产、越来越长的产销链条,生产者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同时进一步加强自律,只有将政府的监管内化为企业的自我监管,才能真正确保农产品安全,企业也才能真正有发展前景。

  王志刚:对于消费者的安全教育必须做好。采用易于被大众接受的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认知水平,做到能知晓、会运用,防止因为不实信息、个别食品安全事件引起过度反应。这样的宣传,无论在日本还是美国,都是比较普遍的,而且实践也证明了,这样做是很有效果的。

  2.生产源头短板咋补?

  推进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记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少都出在了生产环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海伶:目前农产品生产主体面广量大、小而分散,这种一家一户的种养模式使得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度很大。不少农民标准化意识不强,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农业标准化参与意识不够,这是生产环节的短板。

  王志刚:许多时候“优质不优价”,生产者缺少激励,也是一个原因。我在一些地方调研蔬菜生产时发现,农民明知高毒农药国家不许用,但仍偷着用,他们说高毒农药成本低、见效快,即便用了生物农药,也未见得能卖上高价。

  廖水长:生产环节出问题,也与农产品普遍缺乏品牌有关。一般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一旦出了问题,“打一枪换个地方”照卖不误。另外,一些不法生产者敢于铤而走险,也是因为违法成本过低,不足以形成威慑力。

  记者:如何做好生产源头治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廖水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治本措施。赣南脐橙名气很大,但是2004年在香港出现了染色橙事件,影响了赣南脐橙的销售。2005年我们成立了合作社,组织果农抱团发展,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全程标准化,坚持绿色生态高效,严把质量关,注册了自己的品牌“橙乡天使”。新模式带来了质变,我们的橙子很快又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售一直火爆,现在我们的社员每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殷扶炯:实行产品可追溯制度也非常重要。近年来,利州对农产品生产资料展开定期清查,从源头上杜绝禁用药物和非法添加物流入,并启动由质量监管、企业管理、消费者查询三部分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王志刚:构建优质优价的市场激励机制,才能激发生产者更加重视质量。目前我们对于绿色、有机、生态等农产品认定比较混乱,消费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很多假冒绿色、有机农产品价格不菲,但很多真正好的农产品却没有得到市场认可。今后必须规范制度建设,这需要一个过程。我认为,现阶段国家应该在优质农产品价格偏低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

  3.监管如何更见效?

  加强县级能力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监管作用

  记者: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可谓重拳频出,但仍有不少质量安全事件发生,为什么?

  殷扶炯: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产业链统筹问题。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到土地质量,再到化肥、农药、种子等的安全性等等,有的地方政府由于监管力量有限,难以对所有环节进行准确掌握。

  王志刚:的确是这样,我到很多地方调研,发现地方政府的监管能力确实是个突出短板。首先,监管人员与监管对象严重失衡。很多县里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只有3—5个人,而且监测技术手段落后,即便遇到问题农产品,也不一定能够检测出来。其次,监管体制也很不顺,多头管理,部门协调不畅,沟通不力,一旦有成绩大家都争着上,但是一旦遇到了问题,各方就会相互推诿。最后,很多地方的监管多是被动式、运动式的,缺乏监管的耐性,常常是一阵风过去,就各方相安无事了,这就造成很多地方的监管效力大打折扣。

  本质上还是一些地方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到位,“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普遍。更为让人忧虑的是,很多地方出现了质量安全事件后,地方政府都倾向于捂着盖着,避免事态扩大化,处理起来也是匆匆了事、息事宁人,这就很难有效震慑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记者:如何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更加有效?

  殷扶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了通知,再次明确农产品质量属地管理原则。政府的监管要想更加有效,能力是基础。我觉得,下一步可以考虑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让我们的执法能力能够尽快适应现实的需要。

  赵海伶:建议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承担相应职责的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也需要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等工作,在生产环节进一步推广确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廖水长:提高政府监管的效力,还必须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政府面对农产品质量违法时,能真正实现重拳出击,打一拳就让违法者一辈子都记住,永远都不敢再铤而走险。同时,政府也要把监管的触角前移,建立巡视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不合格产品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使得农产品质量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王志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光靠政府是很难做好的,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在日本,很多的质量监管职能,都放在了农协里边,因为他们更贴近农民、更了解农民,对于农民的一举一动掌握得更准确。而且,农协的监管也是非常严厉的,一旦农户不按质量标准生产,就会被取消资格,永远丧失市场销售的渠道,因此大家都不敢违法。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检测机构等社会协同治理的优势,让监管手段更加多元,这样才能让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者无处藏身、无地立足。

  另外,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快捷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也非常必要,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第一时间通报情况、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农产品质量安全如何管

  谁来抓?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订、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进行查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怎么抓?

  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推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准入门槛,畅通经营主渠道。

  ——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

  图片说明

  图①:河南红英农业科技园推广无土栽培、环保低碳的绿色果蔬种植,形成年产3000吨杏鲍菇的生产规模,产品畅销港澳地区。

  王双正摄

  图②:湖北宜昌市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对进入批发市场的蔬菜进行抽样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进入市场。

  刘保平摄

  图③:江西万年贡米集团技术人员在裴梅镇龙岗村田畈上安装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确保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

  徐声高摄

  视觉统筹:蔡华伟

[责任编辑: 杨丽]

视 频
  1.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称“穷得只剩钱”

    浙江惯偷钞票点烟被抓

      近日,浙江义乌一名男子在网上不断炫富,还用百元大钞点烟...

  2.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江宜桦重申彻查岛内油品市场

    关注台湾食品油事件

股 市
台湾| 大陆
    台股17日开盘涨44点 为8538点
服务专区

投资流程办事指南往来手续联系我们Q&A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