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主要措施。会议提出,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同时,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次金融服务“三农”政策的提出,围绕普惠金融,加强了对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同时,政策体系衔接更加紧密,以前散落在不同文件中的相关政策得以梳理和统筹。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措施立足于服务“三农”的目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有所“松绑”,更加有利于将多种形式的市场主体引入农村金融。
明确两类机构将适当降低存准率
会议明确指出,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此前,对于中小金融机构,央行一直给予其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最后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目前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约相差3个百分点。对中小金融机构采取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使其加大涉农和小微贷款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提出的定向降低存准率的机构范围更加明确,一类是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一类是合作银行。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之所以是这两类机构,主要原因是这两类机构是法人机构,且总行和经营范围就在县域。而不少中小银行总行都在省会城市,很多都不是以服务“三农”为主要目的的。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政策就是针对服务“三农”出台的。
不过,国信证券仍然认为,此举只是一个序幕,预计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多定向宽松措施出台。针对特定领域的流动性注入,不会大幅流入城投和国企等软预算约束平台,正好应了央行希望对体制内外部门“分而治之”的结构性视角。国信证券将其视为货币政策定向发力的开端。
对此,一位权威人士解释说,李克强不久前在博鳌论坛上的表述已经非常明确,政府不会出台强刺激措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作为。上一次的国务院常务会提出的三项措施(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棚户区改造的支持作用、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与此次常务会提出的措施一样,都是政策在进行预调微调。不过,这种预调微调很难用“宽松”还是“从紧”来进行概括。
郭田勇也认为,这是一种结构性的政策,不是为了“保增长”而采取的措施。而是一种针对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出台的结构调整性的措施。
加大现代农业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三农”的发展离不开信贷的支持。会议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大对发展现代农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
据了解,现代农业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科技型农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等。如加大对农业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技特派员下乡创业行动的信贷支持;支持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金融产品,支持企业到境外投资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参股并购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开展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等。
为了更好地加大涉农贷款投放,会议要求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而此前,银监会还提出了要求大中型银行要稳定在县域的网点,严格限制现有乡镇网点的撤并。目的都在于让金融机构留在农村,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此外,会议还提出,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对于农信社,要求省联社切实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做好指导协调,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对于村镇银行,要求重点加快其在农业地区、产粮大县的布局,进一步提高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坚持股东本土化和股权多元化,坚持经营的专业化和服务的差异化、特色化,优先引入当地优质企业和种养大户投资入股,科学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预计这也将是未来农信社改革和村镇银行发展的方向。
[责任编辑: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