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三大误解应予澄清
邵海鹏
如果说有什么话题可以让社会大众广泛参与,转基因无疑是其中之一,这一话题每次出现都会引起民间热议。作为一项生物技术,转基因在中国却成了烫手山芋。就主管部门而言,本应该主动回应这一民众热切关注的话题,但由于早些年科普不力,近年来虽然交流的力度有所加强,但总体来说回应得仍然被动,甚至常常缺位,透支着民众的信任。
对于目前讨论的“转基因”话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认为存在三大误区,对于一些传闻的沉默,涉及转基因的法律规定语焉不详以及与健康无关的处置问题未及时澄清。
在反“转”派中广为流传的,如大型国家赛事上以及农业部幼儿园中,转基因食品是不被允许使用的。针对这一传闻,官方在言论兴起时并未积极回应,随后被动回应也已经无法弥补造成的影响。在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关键时期,存在诸多“特供食品”等“双轨制”现象,难以不让民众猜测背后的原因。
在法律规范中,涉及转基因的条款也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今年2月,最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施行。此前施行的是2007年修订的版本。尽管有内容更新,但是关于转基因的品种审定,仍然语焉不详。
除农业技术问题外,转基因还与生态环境、对外经贸等问题相关。此前国家质检总局先后退运的转基因玉米,退运量占当年进口总量比重达22.1%。尽管这是各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在按照规章办事,但也一度引起争议。有观点认为,这涉及到玉米的进出口贸易问题,但此事件涉及的MIR162进口审批事项,终究未见官方主动回应。也许农业部的“龟缩”减少了正面的责难,但被动沉默所付出的代价是,官方公信力被透支。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偏颇的报道增加了“转基因”的争议性。长久以来科研工作者大部分时候与媒体保持适当距离,缺乏良性互动。近年来尽管部分科研人士迫于形势走近媒体进行转基因话题的科普,但由于一些媒体的报道和炒作,这些人重新回归实验室,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宁肯在自媒体上发声。
正常的学术讨论、民间热议,都无可厚非。这本来就是舆论场的正常生态。但是借题发挥、乱扣帽子,成了这场打嘴仗的衍生品。目前正在诉讼的“崔方案”就是其中典型案例。
不管动机如何高尚,出现这种“谩骂侮辱”的倾向,都着实不该。哪怕民众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背景,也不能被剥夺自由选择权、知情权、参与权,更不能无条件地让渡给动不动口就出“无知”的这一群体。
平心而论,在转基因话题中,因为涉及部门协调,农业部自然乏力应对,很容易作为主管部门而成为众矢之的。不过,这也是有苦难言。因为转基因所延伸出来的领域,本就超出农业部的管理范围。
很显然,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在转基因话题上,反“转”的声音仍然会占据上风。至少在不具备这类专业背景的人群中,他们的观点很有市场。而作为主管部门,农业部原本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可是非常遗憾。比如,食用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安全这个话题上,官方一直缺乏清晰的、态度坚定的明确信号。
在面对转基因这一民间热议的话题上,部际联席会议可以发挥相应作用。为研究、协调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建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这一会议由农业、科技、环境保护、卫生、外经贸、检验检疫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责任编辑: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