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这些都是近年来实施的重大国家农业投资项目,以财政资金“四两”之功,在薄弱环节上重仓投入,在关键领域中引领撬动,在急迫问题上试点破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千斤”之效。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投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项目投资动辄几亿元,如何高效利用,发挥其应有作用?如何有序运行,确保资金安全?近日,记者来到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感受到农业投资项目过程中严格的评审、全程的监管、科学的招投标程序以及一系列规范的制度标准。
评审:一增一减背后的考量
“我们最大的职能是确保国家农业投资项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张国庆告诉记者,“项目评估、监督检查、竣工验收、招投标指导、标准制定等等,我们设立的一系列管理程序与环节都是为了让财政资金发挥最大作用。”
其中,评审是第一关。只有项目的可研报告在技术、设备、投资方案等各方面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程序。评审中,项目有“硬伤”的要驳回,项目投资额度也要进行把关。评审一处处长孔贵生给记者举了两个例子,国家水稻育种基地(四川)建设项目在评审中增加了申请额度,江苏省吕四国家中心渔港项目申请资金则从4.93亿元压减至约2亿元,一增一减,背后有怎样的考量?
“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审核不同,尤其是农业投资,往往具有公益性质。因此我们不能只从经济出发,而要兼顾投资的效率、安全性和公益职能的履行。”孔贵生说。
2015年,中心接到了国家水稻育种基地(四川)建设项目的评审任务,申请投资10亿元建设40万亩制种基地。经过5天的现场调查,孔贵生发现,四川水稻制种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部分制种田在农民手里,多数区域农田基础情况差,条件较好的地块偏少,距离国家级制种用田建设要求差距大,10亿元的建设标准偏低,于是建议增加项目投资。而同样经过现场调查,评审一处指出吕四国家中心渔港项目的船闸等不属于农业投资范围,建议其结合老港区的作业功用,合理确定工程内容、范围及规模,使渔港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
“2015年我们审核了1000多个农业投资项目,每个项目的可研报告至少都有八九十页,有的还不止要审核一次。”孔贵生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公平准确,每份报告经过专家评审后工作人员都要再审核一次。
“‘十二五’以来我们累计完成各类项目评审9500多项,核定总投资636.8亿元,涵盖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动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草原防火、高标准农田等11个行业、50多个投资方向、170多个项目类型。”中心副主任刘克刚说。
监管:全程“晒”在阳光下
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存在“重投资争取,轻项目建设管理”问题,而提高农业投资效益,对项目的全程监管尤为重要。
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一样法宝——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过去采用人工处理方式,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还容易出错,项目少的时候还能应付,现在农业投资项目数量这么大,根本应付不来。离开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就乱套了。”项目监管处处长郝聪明说。
在监管处办公室里,丁宝祥桌上的电话每天都是最忙的,他主要负责信息系统的维护。“我的工作离不开电话,系统刚投入使用时,需要打电话催项目单位填报信息。现在运行渐入正轨,主要的工作是解答各地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刚接完来自广西自治区农业厅的咨询电话,丁宝祥告诉记者。
农业建设项目虽然单体规模不大,但类型多、数量多、建设内容繁杂,建设地点分散,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监管难度大,不仅效率低,而且难以发现问题。“现在有了信息系统,就可以实现在线监管,能随时掌握项目批复、资金的到位和执行以及项目实施等情况。”丁宝祥一边熟练地在电脑上演示一边介绍。
除了日常监管,信息系统还有统计分析功能,为项目投资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基础。据介绍,现在系统数据库中累计处理过13800多个项目,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11个行业、67个投资方向、197个项目类型。
“我们的项目监管主要有3个目的:督促项目实施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发现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梳理好的经验和做法。”郝聪明说。
在项目检查过程中,他们形成了“3456工作法”。“3”是指检查前、中、后3个工作阶段;“4”是指检查前的准备“四部曲”;“5”是指检查中的“一听、二查、三踏勘、四询问、五交流”;“6”是指检查后的“六必须”。方法的创新大大提高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十二五”期间,工程中心单独完成项目检查150多个,项目验收180余个。
招标: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科技入户直通车是农业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车辆采购达到1000多辆,投资1.5亿多元,通过中心的“全过程”招标服务,资金节约率达到5%。
“节约资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国家投资得到更高效的利用。”招投标指导处处长郑毅说,“我们通过对招标环节的管控,力争在同等资金条件下提升汽车的质量和配置。这些车辆如果由单位自己采购的话,每辆要贵2-3万元。”
为了节约资金、保证汽车质量,要求投标人必须是汽车的生产厂家。“这样不仅省掉了中间环节,后期服务和信誉也更有保证。”郑毅说,在科技入户直通车的评标过程中,投标人资格、网点布局、车辆技术指标、价格等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
因为科技入户直通车需要在乡村田间行驶,对汽车的性能要求就更高。“最小离地间隙160mm(含)-165mm,加1分,165mm(含)以上,加2分;最小转弯直径12.5m(含)-12m,加0.5分,12m(含)-11.5m,加1分,11.5m(含)以下,加2分……”在招标文件上,汽车的各项主要技术参数都有详细的分值划定,以确保招标过程的科学公正。为了提升项目效果,招标评审组除了车辆专家之外,还特别邀请了地方使用单位的用户代表,并由评委在现场试驾。
“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我们将招标文件作为关键环节来抓,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投标人资格、报价、评标方法、合同条款等,解决了重招标程序轻实际内容、合同条款设计与项目管理实际脱节等问题,帮助项目单位维护了自己的权益。”郑毅说。机制:一个办法四个规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随着国家对农业建设项目投资逐年增多,只有健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才能降低国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张国庆告诉记者:“经过十多年时间,农业部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办法四个规定’的管理制度框架,即《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我们就是在这些制度框架下开展工作”。
因为涉及大量资金,农业建设项目的廉政监督检查必不可少。在《农业投资项目廉政监督检查办法》中,明确规定了“立项、送达检查通知书、制订方案并组织实施、提出报告、作出决定或提出建议”等廉政检查的具体程序,保证了国家资金的安全。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中心还拟定了《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制修订规划(2011-2015)》,规划基础标准2项,通用标准5项,专项建设标准104项。完备的制度和建设标准提高了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升了国家资金的投资效益和农业项目的建设质量。
通过这些完整的项目流程和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这些年来,农业投资项目始终在高效安全的轨道上运行,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提高投资效益和科学决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责任编辑: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