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汽车工业60年来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前进都伴随着改革的阵痛,每一次时代的转折,都需要克服重重阻力。几经艰难辗转,中国汽车工业一直在以螺旋式的方式前行。时间进入80、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拥有一辆轿车”这样的梦想,逐渐开始进入少数人的脑海。
观念禁锢下的私家车市场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私家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被严加限制。而与私家车对应的是公车,在当时,官车的配给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省部级以上坐“红旗”、厅局级干部坐“上海”,1984年以前,县团级不能坐轿车,只能坐北京212吉普。
那个时期的轿车是奢侈品毫不奇怪。私人轿车,除了北京、上海的个别名人购买的国外驻华机构的二手车,新车,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即便有钱也没有地方买。长期以来,即使公开谈论私人轿车,也是一个禁区。
1987年6月,国务院撤销了中汽公司,有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取而代之。陈祖涛任理事长。中汽联的一个历史性功绩,就是推进了轿车工业的建立,继而把轿车进入家庭的准备提上日程。
经济的发展是先决条件
1988年,陈祖涛已经意识到,改革开放造就了五、六百万“先富裕起来”的人,他们和百姓一起挤在狭窄的消费领域里,导致的结果必然是通货膨胀;而其中如果10%-15%的富人选择私人轿车作为代步工具,中国轿车将会增加40万-60万的需求量,同时还能为过于集中的消费打开一个缺口。
然而,打开这个全新的市场,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政策的鼓励;二是提前安排私家车的生产规划。
然而,当时中国汽车经济当中,却存在着一个怪圈。公车、公款购买、官员乘坐的轿车在当时占据国内轿车保有量的99%以上。几十年来,中国人已经把这一点视为天经地义。然而,公车消费却使得中国的汽车经济陷入一个怪圈:国家从一个口袋里掏钱造轿车,再从另一个口袋里掏钱把轿车几乎全部买下。轿车造得越多,买车花的钱越多。到了80年代中期,随着“公车”数量的激增,档次的攀升,国家日益不堪重负。
1994年,政策认可轿车进入百姓家
一直到90年代,轿车梦依然显得离中国的老百姓们十分遥远。1991年底,经济紧缩政策有所松动,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开始考虑微型轿车的布点。虽然那个时候越来越多的合资车型已经行驶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但是中国家庭轿车的命运依然前途叵测。国家立项就已经耗时两年、核准的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国际通行的经济规模、刻板的传统体制,使得中国百姓的轿车梦在风雨中飘摇不定。
1994年4月,中国政府公布《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政策。汽车产业政策中第一次正式认可了在中国私人购买汽车的合法性,虽然回避了轿车进入家庭的直接表述,但仍然不失为对于几十年来限制私家车的突破。这个时候,在社会主义中国建立45年后,中国的最高决策层终于认可了老百姓拥有轿车的权利。
然而,《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由于过于原则而始终没有实施细则相配合,条块分割,部门利益以及地方利益交织;再加上一些基层官员墨守成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私家车的相关内容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终于从云端落入枕边
1994年的家轿研讨会使得全世界的汽车巨头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使出浑身的解数进入中国这个潜力无比巨大的新兴市场。他们看中的不是那几十万辆的官车需求,千万数级的老百姓家庭意味着不可限量的庞大消费潜力。
虽然跨国巨头们无比卖力,可惜研讨会最终只是应付跨国公司渴望进入中国的虚晃一枪,最终没有一家公司接到中国生产家庭轿车的“绣球”。但是随着这次研讨会举行的车展,在北京造成了轰动,无疑对于国内的消费需求,再一次狠狠地刺激了一把。
此后的数年内,轿车进入家庭的过程依然在反复地探讨和论证。一直到世纪之交的“十五规划”阶段,才把“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这个表述纳入其中。至此,中国百姓的轿车梦,终于从云端落入枕边。
[责任编辑: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