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发展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方向。但是,我国发展新能源车一味追求“弯道超车”,一些主管官员和国内电动车专家,一味主张在纯电动车领域“一条道走到黑”。不知道新能源车的体系内涵与外延,不了解这新能源车发展需要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奢谈汽车新能源研发,排斥纯电动车之外的新能源选择,实在不可取。
事实上,纯电动车并非新鲜产物,早在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以前大约半个世纪的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伦伯特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车。然而,由于技术进展缓慢,电动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20世纪后半叶,石油短缺和环保呼声日高,国外大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电动车开发。90年代,曾经有过一轮全球性的电动车热,丰田的RAV4、通用的EV1等的电动车在美国加州做得可圈可点,并且在中国汕头南澳岛“国家电动车实验示范区”做过三年的示范运行。然而,电动车终因价格昂贵、充电时间长、续航历程短而在2003年退潮。
电动车诞生超过180年的时间,甚至远比汽车更加久远,但是却始终未能普及,最大的瓶颈是电池的储能密度太低。尽管从最早的铅酸电池,后来的镍氢电池,到今天的锂电池,储能比伴随材料成本一起攀升,仍然和石化燃料相差甚远。
国内外众多企业经过无数曲折和挫折,曾经制作出一张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规划蓝图,纯电动车只是众多线路当中之一。
在研发新能源车的道路上,各国汽车业经过无数曲折和弯路,在2010年前后,终于就动力能源技术的“路线图”形成共识,由近及远的排列分别是:一,传统汽车的高效动力总成和生物柴油、乙醇等生化燃料;二,混合动力;三,纯电动车(只适合作短途);四,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增程式电动车;五,氢燃料电池车。由于氢能源蕴藏丰富、排放为零,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方案。
在这幅新能源蓝图当中,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相比纯电动车,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是距离目前最近,也是最靠谱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从全球范围来看,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销售超过700万辆,而纯电动年销售只有几万辆,保有量足以说明一切。
另外,普通混合动力技术同样也是发展纯电动车技术的基石。节能与新能源的发展,目的是节能减排,从技术的角度看,离不开电池技术和能量回收技术。这恰好是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只有通过大量混合动力汽车的运行,积累电池技术和能量回收技术,验证核心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才会为纯电动车的发展提供宝贵的技术积累和经验积累。因此,普通混合动力是发展纯电动的必由之路。
其次,基础设施匮乏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设施的建设。充电时间过长,也是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纯电动车不可能发展起来,但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没有这些瓶颈。因此,不论从尊重科学发展规律的角度,还是从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角度,普通混合动力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科学选择和现实途径,值得优先推广。
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是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最具代表性的车型则是丰田普锐斯。丰田心无旁骛地研发混合动力车十多年,普锐斯如今已经做到第三代,节油效果可以达到50%以上。到2012年,丰田混合动力普锐斯百公里油耗下降到4.7升。在日本、美国等市场,普锐斯早已充斥大街小巷,甚至成为日本销量最大的单一车型。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能买得到的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多达数十款,从十几万的自主品牌到上百万的豪车都有,并且已经被消费者所认可。而丰田在这方面同样突出,源自普锐斯的混合动力技术已经被推广到丰田旗下各个车型,甚至高端品牌雷克萨斯上也有广泛的产品布局。无论是从技术还是消费者认知度来说,混合动力都已经具备成熟的产业化的条件,市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状态。
目前,除了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日本企业外,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车企也越发地重视混合动力技术的开发,大众汽车集团在即将投入量产的柴油混合动力车XL1就是其中之一。国内多家汽车企业也在积极进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积累,上汽、一汽、北汽、比亚迪等车企都在谋划推出混合动力汽车。
发展新能源车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仅仅着眼在纯电动车上绝非长远之计,根据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国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才能让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胡挹工)
[责任编辑: 林天泉]